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经济发展趋势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素质的需求,我校充分利用水文及水资源国家重点学科优势,构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搭建高水平实验平台,探索服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教师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实验管理模式,取得良好效果。2012年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评估,有效期6年。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戚继光的武学思想是在明代中晚期的儒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阳明心学在武学领域、军事领域的杰出实践体.本文通过戚继光武学思想与阳明心学的对比与分析,力求深透地挖掘他的武学思想中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当前中国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 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篮球培养模式各个环节上存在问题较多:俱乐部的建设相对落后,缺乏竞争力;省市体校作 为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地位有些削弱,人才大多止步于这一阶段;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影响力不够,实践落后 于理论,教练员和裁判员水平有限;青少年交流和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实战经验,信心不足;管理不善,造 成青少年篮球人才成长过程的断层.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力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青少年篮球人才 的培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健康意识、传统思想观念、个人意志三个方面分析,指出大学生体能素质锻炼存在的自身问题、学校的传统教育观念问题、锻炼时间的问题。针对学生体能素质锻炼所存在的问题和训练的难点,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能素质的建议,要明确发展体能素质的重要性;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体能素质在体质健康中的地位;要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影响力;要把握体能训练的重点,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学校体育的人本化价值、终身化价值、一体化价值等多个视角出发,探析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学校体育的价值定位,分析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从而推动我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学校体育这个突破口来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体育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武术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用“自我”、“他者”的观点来审视当今武术的文化身份认同现实,是文化自信视角下武术文化身份认同的题中之意;以“他者为镜”才能审视“自我”,进而认同并建构“自我”;武术的民族性文化身份认同必须秉承中西会通的精神.研究旨在为武术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世界体育文化坐标系中形成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在建筑工程中大力推广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使得防水工程质量较以往有了实质性提高。在阐述防水材料的分类及选择的基础上,针对常见漏水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保证了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数字化驱动河南省全民健身智慧化的现实价值,探讨其发展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当前,河南省在全民建设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客观上缺少宏观布局规划,配套政策不健全;供需两端联通不畅,智慧化驱动不足;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管理服务能力较弱;缺少数据管理标准及约束性政策法规等阻滞因素。据此特提出优化路径,即:构建智慧化服务体系,完善相关制度政策体系建设;利用数字化补齐供需两端差距,增强智慧化驱动力;加大数字化驱动力度,强化转型升级优化管理服务;完善数据管理标准及法治保障,健全数字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9.
以当代武术的发展本意出发,分析了武术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价值,针对当前武术的价值和定位,从而发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当前高校武术人才选拔、培养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中优秀发展模式,提出高校武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