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他的一生,是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一个正直的爱国新闻记者战斗的一生。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和封建军阀作斗争的牺牲者的象征。邵飘萍是值得纪念的,也是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很好学习的。 首先值得学习的,是邵飘萍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  相似文献   
2.
“小骂大帮忙”这顶十分沉重的政治帽子压存《大公报》头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至今还流传于人口。几个月以前,还有人写文章,指责《大公报》反共。一个多月以前,还有人在文章中叹息说:“‘文革’开始至今三十余年过去了,某些人硬加给《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帽子至今还没有摘下去”。可见并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众口铄金,积重难返。现在是该彻底摘掉这顶帽子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新闻战线》是1957年12月创刊的,到这个月正好50周年,50年是个大寿,也是个整寿。能够参加这个座谈会,参与50周年的纪念活动感到很荣幸。中国新闻史上开始有像《新闻战线》这样的新闻学方面的专业刊物  相似文献   
4.
今天能够参加(新加坡)《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出版座谈会,我感到很荣幸。我跟卓南生先生相识将近20年,主要是在中国新闻史研究这个领域进行交流和切磋。卓先生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报刊政论作者。作为一个学者,他有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中国新闻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在中国新闻史学界的影响和知名度,不下于他作为一个国际关系学者的影响和知名度。报史领域填补空白作为一个中国新闻史学者,他有一本专著叫做《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是专门研究中国近代化报纸开始诞生那个阶段,也就是十九世纪一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这一段新闻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彭翼仲是中国新闻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位报人。他的一生事迹,和他的办报活动,都颇具戏剧性。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的办报活动很有特色。不仅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新闻界和他的受众中起过重大影响,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他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6.
以史为鉴,给我们以智慧和启迪,帮助我们继承和发扬新闻事业的好的传统更好的借鉴和参考历史上各种类型媒体的丰富的工作经验,更好的总结过去,说明现在,探索规律,启示未来。  相似文献   
7.
4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 1月6日(癸卯年十一月十九日):天津《大公报》发表社论《说报》,论述报纸的作用,并对“诬我报界”的报纸,和“滥厕笔削清议之席”的报人进行指责。略称: “西国誉报章为政府监督;中国詈主笔为斯文败类。夫报者,诚一国之代表者也。国民程度之高下,智识之开塞,风俗之美恶,要以报馆之多寡,消[销]路之畅滞,记载议论之明通猥鄙为准则,征之西国之所以监督之者,中国之所以败类之者,推求其故,莫不皆有致之之原因。  相似文献   
8.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已) 8月14日(七月十四日):《北京官话日报》在北京创刊。后改名《北京官话报》。 8月15日:芜湖《安徽俗话报》出至第二十二期后停刊。(该报期数据1981年四期《文物天地》王树棣文。《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五期汪原放文作二十三期) 8月16日:朱淇主办的《北京报》改名《北京日报》,继续出版。编辑张展云、杨小欧,日出一册,以政治新闻为主。在此以前,《北京报》曾因内部冲突一度停刊。停刊期间一度出有名为《北京日报》的临时刊物。(创刊日期据上海徐家汇  相似文献   
9.
香港地处华南边陲,连九龙新界在内,方圆不过一千多平方公里,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各省相比,不过是弹丸之地,但在中国新闻史上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近代化报刊的孕育、诞生和发展,都和香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化报刊和最早的一批日报当中,就有不少是在香港创刊的。鸦片战争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曾经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报刊、抗日救亡报刊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报刊活动的重要基地,是这些报刊和形形色色敌对政治力量报刊进行较量的战场。这里曾经涌现过一大批有影响的报刊,涌现过  相似文献   
10.
《新闻研究资料》从创刊到现在,已经满10周年了。经过园丁们的辛勤耕耘,这片新闻学百花园的一隅之地,早已花枝烂漫,满树幽香,引得过往的峰蝶和踏青者们流连不去了。 1984年,当这个刊物创刊5周年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赞颂它的丰功伟绩。从那时到现在,又过去了5年。和前一个5年相比,第二个5年的成绩,仍然是十分辉煌的。前一个5年,从创刊号到第24辑,一共发表了57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