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淮文化历史悠久,颇具特色,语文教师应在秦淮文化中找寻其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契合点,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传承秦淮文化的有效载体。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实现教学创新,促使语文教师从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也让学生在享受语文学习快乐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秦淮文化。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了两本中国出版史,感到很亲切,如逢故人。一本是宋原放、李白坚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出版史》,另一本是吉少甫主编,曹予庭、杨震方、周元高、顾承甫四人执笔编纂的上海学林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出版简史》。如果只凭书名猜想两书的内容和篇幅,会以为后者单簿,而前者详备,其实不然。《中国出版史》从“雕版印刷术发明前的文字传播”到“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近代出版事业”,时间上只写到20世纪初叶。书后有一篇宋原放编的《中国出版大事年表》,也只  相似文献   
3.
朱希 《文化市场》2002,(1):40-43
纵观二十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中国农民画发展史.可谓轰轰烈烈.万船齐发.而上海金山农民画则是这群船队中.后起之秀.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喜事多,《中国出版年鉴》的开始出版,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值得祝贺的事。现在世界上有四十多亿人口,我国占十亿,平均四个半人中有一个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他们想要过什么样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件事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不能不产生影响的。迄今社会的历史,都是跟人类的经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历史。列宁说得好:“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  相似文献   
5.
《逃家小兔》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绘本中的经典之作。书中有这样一只小兔,它千方百计想逃离妈妈的怀抱,妈妈却一定要追到它。小兔先后变成了海里的小鳟鱼、山上的石头和园里的小花,兔妈妈跟着变成了捕鱼人、爬山者和园丁,它以这种方式来告诉小兔,"妈妈有多爱你"。如何适当地引导孩子阅读,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6.
读了一年来的《出版工作》,特别是今年第2期上王仿子同志的文章,使我深深地感到,对30多年来我们的出版工作,有加以清算总结的必要。为此,再就书价和有关经营方针的指导思想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提出以下看法。一、低书价政策不符合经济文化发展规律事情很清楚,解决图书的合理定价问题,是出版改革的焦点。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困扰着大家的出书赔钱和出书难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并为出版业的稳健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7.
以十堰市郧西县的粮食直补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现状和效果为例,采用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对十堰市的粮食直补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在施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找出其原因,以此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十堰市的农业发展作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友著《胡愈之传》校读记朱希我认识愈之同志,已有60余年。见面前,学习了他编的十二册《世界语函授课本》。从1933年起,在上海生活书店经常见面。1949年进北京城,同在出版总署工作,有了更多接触。我认为,人世间最有意义最值得干的事业,是传播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三十年代,几百种生活书店的出版物,都在版权页上著录了“发行人徐伯昕”的名字。今天古稀之年的革命知识分子,曾经多少接触过三十年代革命出版物的人,很少有不知道“徐伯昕”其人的。生活书店的自有资金,来自创办《生活》周刊的积累和同人的股金,是极为有限的。每天从全国拥来的成百上千封邮购信,几万个邮购户和刊物订户的存款,就成了生活书店的经济基础。用人民的钱,办好人民的出版事业,是生活书店的业务方针。伯昕  相似文献   
10.
朱希  闫树 《文教资料》2016,(4):60-61
汽车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紧扣当前时代脉搏,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尊重青年学生特点,满足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的实际需求,重点结合我院专业特色,着力以"第二课堂"为基础构建汽车文化育人体系,以"励志·崇德·鼎新"的学院精神为切入点,系统性地探索和研究汽车文化育人特色体系,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大力推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教育实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