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星光隐去,夜雨敲窗。堆积案头的馆史资料中涌动着商务印书馆的百年风云。当本世纪三十年代商务的事业已经如日中天,泽被全国时候,那正是我梦幻般的童年。《华英初阶》、《东方杂志》这两个人们久已淡忘的名字,在故乡的老屋里都似曾识面。当然这些并不属于我。属于我的是几本被我一遍遍几乎翻烂、姐姐读过又留给我读的《儿童世界》,那上边一篇篇的少年暑期记事:驾  相似文献   
2.
吴棫字才老,《韵补》自题武夷人,约生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死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关于他的身世,文献记载不详。他的同乡徐蒇说他“登宣和六年进士第,尝召试馆职,不就,除太常丞。忤时宰,斥通判泉州”。“时宰”,指的是秦桧。  相似文献   
3.
“语文”,我上小学时叫“国语”,上中学时叫“国文”。不管叫什么,总之是一回事。那时的语文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三大块:记生字,背课文,写文章。初小时还有一门课叫“尺牍”,由语文老师兼授,好像语文的副课。尺牍课形式上只是学写信,实际上课本里一篇篇的范文,包罗万象:婚丧嫁娶,送往迎来,聚会郊游,社会活动,长幼尊卑,上下关系,讣闻喜报,请柬假条,无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