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的豪横势力主要指土豪劣绅、恶霸地主以及痞流氓和流寇盗匪。他们非法侵夺土地、擅威乡里、非法经营,甚至残害百姓,给地方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宋政府对豪横势力总体上是宽容的,一般根据其犯罪情节,予以惩治;而对危及统治的行为,则坚决镇压。  相似文献   
2.
晚清民初皖南石埭县生员、典商苏荫椿遗留了系列手稿,记载了以苏荫椿为代表的皖南下层士绅,在同治末年到民国中期近六十年的生存状况。晚清时期,皖南的下层士绅弃儒经商与科举仕进并存,但是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两种生存模式均受到冲击。旧有的知识结构为新的谋生提供了帮助,也导致他们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被社会淘汰。  相似文献   
3.
南宋的官学与书院都是为封建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两种并存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办学思想各有所重。官学的学科齐全,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方面人才;书院则注重道德修养与学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和书院之间互相影响。南宋中后期,理学成为官方学说,理学家们讲学的书院也成为官学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一个规范、系统的大运河知识库,有利于对其进行深度知识组织与知识发现。提出收集整理隋朝至当代镇江段运河相关文化遗产资源,设计并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模型;使用开源软件DSpace,系统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知识库;以大运河镇江段诗文为代表的遗产资源为例进行展示,为相关领域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为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苏荫椿是清末民初安徽池州府石埭县的一位生员,长期经营苏氏家族的典当生意,苏氏家族为皖南望族之一,入清以来以经营盐业、典当业享誉省内外。本年谱主要依据馆藏苏荫椿手稿及苏氏族谱等资料,对其生平等加以勾考,以期对转型时期下层士绅的生存状态有大概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苏荫椿是清末民初安徽池州府石埭县的一位生员,长期经营苏氏家族的典当生意,苏氏家族为皖南望族之一,入清以来以经营盐业、典当业享誉省内外。本年谱主要依据馆藏苏荫椿手稿及苏氏族谱等资料,对其生平等加以勾考,以期对转型时期下层士绅的生存状态有大概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陈亮法制思想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继承和发展了礼法结合的思想,又认为礼法交修,以仁为本,归于王道;继承和发展了明德慎罚的理念,又主张简法轻刑,反对严刑峻法,追求公正,崇尚德治;继承和发展了儒法入世法治的精神,又强调法制的经世致用,因时变通.他剖析人本、社会、变革以及实事、功用、变通,建构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品格的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8.
为使诗词研究顺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有效分析诗词领域内知识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本体与图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提出诗词领域内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案.文章以宋代镇江诗词为例,在对诗词相关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借助Protégé 工具对诗词本体进行构建并生成RDF数据.使用语义插件完成RDF数据到图数据结构的映射后,通过Neo4j图数据库对诗词本体数据进行存储,完成宋代镇江诗词知识图谱的构建.结果表明,构建宋代镇江诗词的知识图谱,将诗词、作者、地点、时间、典故等数据以图数据的形式存储,实现了检索、分析与利用的功能,为今后诗词领域知识图谱的深度开发与数据存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基于本体的知识图谱构建,对南朝陵墓石刻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研究,能提升受众的沉浸性与互动性,促进语义化进程,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首先,基于需求分析,从基础信息、视觉特征、文化内涵三重角度分析特征概念,完成南朝陵墓石刻本体模型构建;其次,以丹阳陵墓石刻作为研究实例完成知识获取与知识融合,并借助Neo4j图数据库完成知识图谱构建;最后,通过知识可视化展示与知识发现,体现知识图谱在开发石刻信息资源中的优势。研究发现,知识图谱在降低知识门槛、展示文化内涵、提升信息资源与受众之间互动性等方面效果明显。本研究为南朝陵墓石刻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石刻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我国15位资深古籍保护专家和法学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籍保护成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研究发现:管理因素和法规因素的双向互动主要通过媒介因素与用户因素加以实现;环境因素为古籍保护提供保障和支撑;媒介因素是联结管理因素、法规因素与用户因素的纽带。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促进古籍管理单位知识资本管理、加强古籍数智化发展、建立多平台融合传播矩阵等建议,促使古籍保护从“小众”走向“大众”。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优化和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