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彩荣 《湖北档案》2012,(11):17-18
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现象之一。人类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接受标志着人作为一个主体对于客体的认同、承认、接纳的态度。一个人接受什么,不接受或拒绝什么,不仅体现着这个人的特点,而且也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这个人的特点。因为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他后天所接受的东西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杨彩荣 《考试周刊》2011,(93):84-84
失败是成功之母。正确的引入方法可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直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直观导入法能让抽象复杂的事物变得具体简单实际,进而活跃课堂气氛。直观导入法刺激声、形、色的感官,促进多种感官共同活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更加强学生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校长,您的学生喊您上网开微博啦!”武汉理工大学一大四广告专业学生,在该校校园论坛上发了一篇近两千字长的原创帖,被众多学子“顶”.在其后的投票中,已有150多名学子表示“非常希望”校长开微博.对于学生的邀请,该校校长认为建议挺好,但鉴于目前对微博的认识和一些具体方式方法还不太成熟,表示会在进一步了解后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