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明玉 《兰台世界》2021,(1):151-152,158
安史之乱前唐政府非常重视对文化典籍的编撰与保存,经过历代君臣的不懈努力,集贤院所藏图书多达七万卷以上,以致"内府藏书,谓之大备".安史之乱给文献的整理与保存带来了巨大灾难,直接导致了乾元旧籍亡散殆尽.在唐军收复两京后,朝廷通过献书授官和派员搜访等方式重新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这些保存下来的文献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状况发挥了...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早在戊戌变法前就对日本文学有所了解,其途径主要有三种:其一来自于康有为的介绍;其二来自于黄遵宪以及其他的日本朋友的介绍;其三来自于当时发表的与日本社会和文学有关的文章.正因为他在国内时对于日本社会和文学的了解,才使他能够在流亡日本后不久就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3.
赵贞吉为了国家的兴盛,始终把为国家寻找真正的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为此,他不惜得罪权贵。他把国家兴盛的希望寄托在人才上面,因此无论是为官还是在野期间,都积极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赵贞吉的教学方法,为了寻找“真儒”、培养人才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对当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庶出得不到家人关爱的贾府二小姐———贾迎春,由于自身体弱多病,才能、见识有限,导致性格较为懦弱,被人轻视,所以只能通过信仰与世无争的道家思想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人相处变得随遇而安、缺乏主见,待己待人都比较冷漠,最终被丈夫折磨而死。其悲剧既是在父母之命主导下的婚姻悲剧,又是信仰道家而最终没有善果的信仰悲剧。正是这个处处衬托他人,与世无争的女子的逝去,丰富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发生变性的原因主要有:遭遇突发事情而变性,大病后而变性和因孝亲行善的阴德果报而变性几种。对变性人的记载,魏晋和明清时期较多,而唐宋元时期相对较少;魏晋时期,人们对于变性人现象的记载显得较为简单,而明清时期记载的相对较为具体而详细;对变性人的态度,明清时期较魏晋时期的舆论更为开放,也更为人性化。相对于魏晋时把变性人现象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明清时期更加关注人性本身。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在文学上的联系十分密切,彼此都给予了对方很深的影响。我国文学史上的文风、思想体制、作品等都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日本最早的汉文诗集《怀风藻》、《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等等都深受中国六朝到唐初骈俪文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字的产生,与中国汉字有密切关系,日语汉字是日本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有效地引入日语汉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日本学界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中不善于把握鉴赏对象的特征而导致难于表达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如何理性地分析鉴别诗歌,总结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