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梁祥 《新闻前哨》2020,(1):91-92
党校是实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场所,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党员干部历练党性的训练场,承担着为党员干部提供系统化的、全方面的培训的职能,其党建工作是党积累执政资源、推进党的基础建设的重要进程,作为党校的党建工作者必须认识时代发展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做好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启动于1995年,是我省长期研究中小学教育的王永、余文森、张文质三位学者在个别成功的数学教学经验基础上提炼、升华出来的教改实验课题。  相似文献   
3.
南安市地处闽南金三角地区,与泉州、厦门接壤,是福建省第一县级教育大户,现有高中校(含完全中学、独立高中、综合高中、民办高中)31所,高一年级237班、近1.3万名师生。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南安市于2006年6月8日下发《南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南政办[2006]130号),6月10日召开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动员会,9月1日全市高一年级师生按照各校的新课程排课方案和高一上学期功课表,投入了紧张有序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在预设的情境下实施教学活动,但"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却是无可避免的.如何处理这些"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教师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花言巧语"将问题巧妙转移至课外探究,继续实施教学预设;二是"因势利导"改变教学预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趋势将问题探究到底.但不排除有些教师比较缺乏应变能力,会因课堂"节外生枝"而束手无策,影响教学效果;也不排除有些教师因临时改变教学预设,缺乏准备而引发无效探究,让课堂失去效率等等.所以如何有效地处理课堂教  相似文献   
5.
在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手机应用程序(APP)为移动设备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可能。通过学习APP编程,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经历体验、规划、分析、设计代码的全过程,将创意转变成可操作的APP,体会编程的乐趣。在学习APP编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成就感,更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让他们养成严谨踏实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探究"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以来,围绕"问题探究"有过不少讨论,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其有效性上,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探究"才有效呢?下面,笔者以某教师执教的《余弦定理》(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5)探究尝试课为例,就"问题探究"的有效性谈些看法。片段1: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问题:甲离学校10千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