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新技术、新媒体的普及颠覆了很多传统的传播观念,"关系为王"的迅速上位,似乎证明了"内容为王"的时代终结。而作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实现者,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质量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对主持人即兴口语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视,似乎一直停留在"狼来了"的呼声上,缺乏具体、有效的行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重点欠明晰,教学改革依然方向模糊、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在新形势下构建主流舆论场,党的新闻媒体必须打主动仗,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牢牢地把握舆论引导主导权,在报道上把好关,积极引导社会热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三贴近”的优良作风,打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3.
即兴评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考试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它考查的是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调动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临场不慌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无论你打算参加哪一所播音主持艺术院校的面试,自备文学稿件的朗诵都是你首先要准备的内容。如果这篇文学稿件没有准备好,你很可能在面试的第一关就被淘汰了,自备稿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有声语言的具体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5.
步新娜 《科教文汇》2011,(19):150-151
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站稳脚跟,独特的个性、鲜明的节目风格必不可少,而在这其中主持人的亲和力往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持人亲和力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人格魅力、从业经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节目风格有着较大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多档节目的简要分析,探讨主持人的亲和力对于节目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表达不重要,天天练发音也没必要,甚至认为播音、主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节目主持人只能来自优秀的记者和编辑.这种观点是将有声语言当做了“思维的附属品”,对有声语言创作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无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主持什么节目,运用了哪些技巧,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思维品质有多好,最终呈现给受众的都要落实到有声语言的表现上,没有语言表达,思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中国播音学的奠基人张颂教授不断强调“语言功力”的重要性,并指出:语言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艺术不但自身要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流媒体在展现优秀传统艺术时也应凝神聚力,在传播方式上有所突破,创新节目制作理念、内容、手段,做有品质、有品位的节目,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本文以《戏曲60分》节目为例,阐述戏曲节目的创新传播与大众化追求要借力新媒体与传统戏曲艺术的多样化传播,以达到节目品质与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学》是自学考试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选修课,它也是众多考生每年争相报考的热门课程。新闻采访方面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而且重在实践。不少考生反映,由于缺乏新闻实践经验,对课程中的很多内容不能完全领会,而且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因此虽然对它的兴趣很浓厚,但要真正学好这门课也有不小的难度。笔者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又有比较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希望能给考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一、以教材为依据,掌握基本要点单纯从考试的角度来说,理论知识绝对不能忽视,而…  相似文献   
9.
如今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就是尽可能地采用现场直播,让听众、观众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了解它的发展和变化.媒体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对播音员、主持人包括记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和记者以出镜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记者型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主持人队伍中的行业先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已经实现了新闻直播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要抓住向新媒体转型这一契机,改变一直以来在校园信息传播中的式微局面。校园媒体应充分挖掘官微、官博等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和校园舆论引导作用,努力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专业平台,充分发挥其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