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今年六月份,《新华日报》开展好稿竞赛以来,我时时留心、处处搜寻“一人一事”的“小新闻”,扣上下关心的大主题。有意在这方面作些尝试、学习,以求自己有新的提高。一次常州洗衣机厂办公室主任老周打电话找我,要我帮忙到《常州日报》尽快登一个广告。我问:“什么内容,这么急?”老  相似文献   
2.
消息导语不宜过多地描写,却并非不要描写。试看消息《政策落实,成群鸭子涌进合肥市》的导语: 初秋的合肥街头,每天清晨可以看到手持竹杆的农民,赶着千百只鸭子穿过闹市。鸭群一来,满街嘎嘎声,大小车辆纷纷让路,人们看到这种多年不见的“鸭群过街,车辆让路”的合肥风光,无不喜形于色。 (《人民日报》1978年8月28日)  相似文献   
3.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纽约时报》的老记者阿尔比恩·罗斯十分强调背景材料的运用,他指出:“任何事件的新闻价值全在于通常被称为背景材料的上下文之中。”(《新闻大学》第3期)背景材料,固然可以放在新闻的腹部和末尾,同样也可以让它在新闻的开头出现——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导语都需要开门见山,“反弹琵琶”、“背面敷粉”也未尝不可,同样可以起到突出中心和吸引读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学问家墨子,有许多学生。有一天,学生子禽问他: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墨子给他打个比方,说池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喊,弄得唇焦口燥.却从来没入注意它;但雄鸡每天天亮只叫几声,大家就知道要起身了。因此,说话并不在于多,要紧的是要说到点子上,要有用处。写新闻导语也是这个道理。一条好导语应该是天亮时的“雄鸡一唱”,简洁明了,“只叫几声”就管用。这就是要把报道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出来,一语道破新闻的主题思想;提供信息——“报晓”。报告新的一天的开始,历史又竖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向读者传递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东西。而最忌老一套和空话;生动引人,使人“都很留意”。留意即注意,它是外部世界进入人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新闻的第一段、第一句吸引了读者,先声夺人,才能使人倾心、卒读。新闻导语如果写得不着边际,噜里噜嗦,那就只能如青蛙的叫喊一般,令人生厌。写出符合这些要求的导语,通常有以下几种手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新的人和事的认识,第一次接触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样,人们就格外重视这“第一印象”,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艺术中,为了给观众造成鲜明强烈的“第一印象”,有所谓“亮相”的招数,开场时演员一出场就来一个特定的造型动作,一瞬之间,精神俱出。新闻导语当然也十分重视给读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不同的是要求更高,导语要在读者匆匆一瞥之中,就把他们勾引住,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这一瞥不仅仅指新闻的第一段、第一句、第一行,最重要的乃是导语开头的六七个字。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艺术中,为了给观众造成鲜明强烈的“第一印象”,有所谓“亮相”的招数,开场时,演员一出场就来一个特定的造型动作,一瞬之间,精神俱出。新闻导语也应十分重视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使读者在匆匆一瞥之中,就被勾住,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这一瞥一般指新闻的第一段、第一句、第一行,甚至仅仅是导语开头的六七个字。 1984年9月,新华日报社在全省开展了“《今日快讯》竞赛月”活动,笔者写的《个体  相似文献   
7.
新闻姓“新”,时间上的及时、迅速、快,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应该充满“今天”二字,记者则是“今天”新闻的跟踪者、追逐者、报导者。“今天”的新闻,到了“明天”,就变成“昨天”的历史,回忆考证“昨天”那是历史学家的事。可是,发生在你周围的新闻每时每刻生生不息,所有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纽约时报》的老记者阿尔比恩·罗斯十分强调背景材料的运用,他指出:“任何事件的新闻价值全在于通常被称为背景材料的上下文之中。”背景材料,固然可以放在新闻的腹部和末尾,同样也可以让它在新闻的开头出现——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导语都需要开门见山,“反弹琵琶”、“背面敷粉”也未偿不可。请看下面这两条导语: 一位29岁的美国留学生今晚在这里主演了中国京剧优秀传统剧目《贵妃醉酒》。京剧是一种只有中国演员才演得了的一种戏。主角魁莉莎出生在美国的堪萨斯州,现在南京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