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代中国在反对西方列强入侵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深入考察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回应历程,可以发现它具有鲜明的特征,亦能从中获得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
1945—1949年间,由于杭州市政府对公娼制实行“禁不开放”的政策,故杭州市没有合法妓院,娼妓全属私娼性质,杭市私娼的大量出现与当时桡州市经济恶化、民众生活艰难具有密切关系。杭州政府的娼妓治理,亦因其措施的软弱无力及不能对娼妓进行妥善救助,而难免最终失败之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民国时期弱势妇女的救济方面,学界已有的研究多是对救济娼妓的济良所和救济"生活无依"的下层妇女的妇女救济院、妇女习工厂等的研究,民国时期浙江省区救济院贫女习艺所的贫女救济既与上述救济机构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值得深入探究,但迄今尚未有专文对贫女习艺所进行阐述,故笔者不揣浅陋,在此作一初步考察,尚祈方家斧正. 一、贫女习艺所沿革历程 1927年,浙江省立救济院成立,将同善堂等慈善机构分别改组接收.  相似文献   
4.
官绅民形象传统描述的意图在于通过道义教化维持统治秩序。此种描述对共产主义革命前的近代乡村社会各阶层施加了重要影响。抗战时期革命的发动方式、实行措施与官绅民形象传统描述具有密切关联。在其后的土地革命过程中,官绅民形象的传统描述亦彰显出其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罗衍军 《文教资料》2008,(18):19-20
郑贯公撰写的<瑞士建国志>,是以14世纪瑞士民众反抗日耳曼侵略事迹宣扬反清革命斗争的一部小说作品.作品塑造了以维霖·惕露为代表者的瑞士志士的鲜明形象,进行了激越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郓城县乡村社会为中心,考察土地革命过程中的“敌”、“我”划分,可从微观视角阐释中国乡村革命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土改过程中的“敌”、“我”划分,不单是从地主与贫雇农对立角度出发的以阶级成分为标准的划分,而且乡村各阶层的政治身份、政治态度、人际关系以至个人观念等各种因素在“敌”、“我”划分中都具有各自的影响.土改时期的“敌”、“我”划分过程,也正是整合乡村民众思想、确立新的革命性表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黄世仲的《朝鲜血》,描述了以伊藤为代表的日本侵略势力对韩国的侵略压迫,讴歌了以安重根为代表的韩国志士的英雄事迹,赞扬韩国民众的抗日斗争。在对伊藤的认识上,黄世仲持矛盾态度,这反映了他社会进化观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