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苟凯东 《传媒》2015,(2):60-61
作为一种“现象级”的电视节目样态,民生新闻从形式和语态上推动了电视新闻的创新.但对商业利益的过分追逐,使其陷入了市井化的窠臼,并遭遇信任危机.本文从新闻商品化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提出了其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2.
浙江卫视和重庆卫视是分处我国东西部的两家省级卫视,这两个主流频道先后推出了以色彩为频道品牌的形象建构策略-即中国蓝与中国红.基于内容差异化竞争的考虑,两家媒体围绕各自的色彩定位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和延展.但是面对电视竞争格局的激烈以及受众喜好的易变,频道的色彩定位应该和频道的内容、频道的战略发展结合起来,秉持"内容为王"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价值来源于新闻事实,而构成新闻事实的元素有很多,很多人都忽视了统计数据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尽管它不构成事实本身,但却是新闻事实构建价值链的重要来源。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伴随着网络的兴盛,数字本身也更加频繁而庞杂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从新闻传播效果角度看,对于统计数据传播价值的挖掘将有助于开拓新闻价值传播的更大空间,同时新闻从业者也应对统计数据持存疑的态度,尤其是在时下日渐受到重视的精确新闻报道中,媒体人重建对统计数据的兴趣和责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政治传播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职能,而主流媒体是政治传播的主渠道.在政府、大众传媒、受众之间寻找内容的契合、互动的平衡是政治传播实现的关键,尤其在互联网带动产生的全媒体背景下,传统的政治传播又衍生出了新的特点.本文以电视媒体的政治传播现象为实例,分析了基于全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政治传播的特点,探讨了电视新闻政治传播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6.
对于电视新闻生产来说,新闻直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节目形态。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传媒生态,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对传统新闻生产的渗透和覆盖,新闻直播的理念及操作需要做出调整。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今天的新闻直播可从新闻生产链的两端入手,一方面通过拥抱新技术来解决内容聚合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精准了解受众来解决内容的分发问题,这样的操作路径或许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作为舶来品的"胜任力模型"在我国逐渐盛行起来,在实际的运用中为很多企业重造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了企业的绩效。在传媒行业中,新闻记者是一个核心的岗位,它对于传媒行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下媒体竞争格局加剧,媒介生态不断重组,新闻记者的岗位职能和职业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探讨和研究其胜任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通过通行的胜任力特征调查方法,构建了新闻记者的胜任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闻记者的胜任力模型由职业素养、思维能力、从业技能和社会知觉四个维度构成。另外在模型基础上,以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记者目前的胜任力现状为蓝本,进行了培训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8.
苟凯东 《视听界》2014,(3):68-70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内容的时效性、权威性依然是其不变的核心竞争力。在全媒体化的实施中,还需要有一个"反向"的过程,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反哺"新闻生产的素材采集,通过大数据的捕捉来提高新闻"源内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面对媒介融合的趋势与现实,2014年电视节目呈现出精致化、极致化、品质化的传播特色。这既是技术化特征对电视生产的驱动,更是电视媒体在互联网思维下基于用户体验的制度化应对。从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大片"时代,到电视新闻对现场呈现的极致化追求,都彰显出电视生产在新的传播生态下的积极面对。本文概要梳理2014年国内电视节目的主要亮点,并重点分析电视新闻在报道题材、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和突破,以及如何应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