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标志图形创意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将设计理念变为可视形象的基础设计 ,其基本语言是图形。本文认为标志图形创意设计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有效学习 ,为此 ,本文提出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建立数字时代的新的图形设计教学模式 ,并具体阐述了在进行标志图形创意设计 CAI课件开发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文章的撰写来自于对华东五市六座不同博物馆导向信息设计考察后的思考。文章认为,这些博物馆虽然性质各异、功能有别,但在社会性、传播性、教育性这些公共空间应承载的责任方面有着共性,换句话说,他们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受众。博物馆导向信息设计不能仅从自我的角度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还应转换视角,从受众认知出发来组织和管理视觉信息,这才是服务型社会公共空间信息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媒体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基于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新媒体,在大众传播媒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媒体形式之一的移动电视,将户外媒体和电视媒体相结合,其平台皆位于城市公共空间,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本文认为,移动电视应该充分考虑其新媒体"移动"特色,将"碎片化"的社会视觉信息进行归聚,在提供社会生活服务信息的同时,加大公益广告的力度,树立其"公共服务"的视觉形象,并通过合作模式创新、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解决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社会的要求正在促使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与设施的传统功能发生巨大转变.本文以视觉信息沟通设计在博物馆功能转型中所起的作用为例,阐明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共视觉信息设计对于社会沟通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公共文化机构与设施发生的转型是中国在向服务型社会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公共视觉信息的有效沟通是传统功能转型的基本标准之一.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视觉信息设计,如博物馆一类的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更加立体化、多元化,从而多角度地发挥其与社会服务对象沟通交流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5.
土家织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主要是对土家织锦这一特定对象作出审美经验的解释,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土家织锦的审美特征,即通过对土家织锦发生学的研究,批土家织锦的自然审美意识;通过对土家织锦的技艺、形式、风格的分析,总结土家织锦的形式美学风格;通过对土家族族源的梳理揭示出土家织锦纹样符号隐喻中的深层次审美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楚风丝绸织品,这个人类古代文明灿烂一页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它无言而雄辩地向我们展示一个久已消亡的文明所曾达到的高度。作为规模宏大的楚文化的一个侧面,楚风丝绸积淀着特定的时代美感。它的创造者们在极受限制的手段中,通过千姿百态,无穷变化的神、人、龙、凤、花草纹饰的异构和同构,极其气派地显示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纹样的题材及装饰形式散发出华美而精巧的艺术魅力。本文以和服手绘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些特有的审美对象去思考凝练在手工艺人心目中的审美情趣,认为日本和服手绘纹样所表现出的技艺之美、象征之美、装饰之美,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武陵家具木雕艺术的风格看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互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土家族民间家具木雕艺术特征的分析,以及明清时期、改土归流之后土家族区域经济形态变化的研究,总结出土家族家具木雕造型的风格特征,认为它独特的形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大胆夸张的以意造型;本质元素的以线概括;打破时空的自由空间。并从家具木雕艺术的题材与表现风格上与其它民族区域家具木雕的相似性,结合民族之间族际演化的特点深入探索土家民间化与汉化的互渗,说明土家族民间传统艺术对于保存传统化遗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