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8月12日下午,笔者在四川石柱县黎家乡新街村办事,碰上村里正在放电影,在熟人的邀约下,我就顺便过去看一看。放映的是精彩武打片,场内稀稀拉拉无多少人光顾。有的农民进场淘一转,与放映员小声说了几句,就出去同他人闲聊了。笔者觉得奇怪,便尾随一位出去的农民,向他打听其中缘由。他叫崔峰,是村里的养蚕示范户。他说,那些打来杀去的武打片只是看个热闹,而科教片却能解决我们种、养殖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我们能学到有用的真本事。刚才我已向放映员打听了,还过10来分钟,敌本片完了就进去看科教X;旁边一位名叫刘治明的老在抗…  相似文献   
2.
我是怎样提高稿件命中率的邓经民近几年,我每年在各级报刊台站发表稿件300篇左右,其中省级、国家级200篇左右,得到各级新闻单位承认。1992年以来连年获得省级好稿奖,连续4年获得了县委综合考评特等奖。这里我想对提高稿件命中率谈点体会。更新观念换脑筋。...  相似文献   
3.
三找犁田人     
三找犁田人5月4日,雨后初晴。石柱自治县黎家乡存粮村家家户户都在“抢水”整田,有的已在直插身苗了。可是劳弱户赖红芬家的田却还未开犁。富有于大早,身患重感冒的赖红芬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刚好来了一个外村的打工仔,她便以每元的工价请他犁田。并委托邻居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因办事到县城一家旅馆住宿,登记的服务员看到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很感兴趣地问我是不是经常在报纸上刊登稿件的那个同名人。我如实回答后,坐在旁边的几个年轻人热情地给我装烟、让座,向我问这问那,讨教写稿经验,还问我有什么秘诀。这里,不妨向大家亮个“家底”。我无大、中专文凭,又是七口家庭之长,且住在人称“交皮沟”的偏僻小乡,每年能在地级以上报刊用稿二、三百篇,连年都有稿件被《黔江日报》评为特等奖,近几年每年都有稿子获省好新闻奖,被《黔江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等聘为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确非易事。…  相似文献   
5.
旧题新作意在“深”———获奖稿《三找犁田人》采写体会□邓经民当我得知《三找犁田人》(原载《黔江日报》1995年5月23日二版-在1995年四川省好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的消息,作为作者,既感高兴,又始料不及。这是我从1992年以来4次获得省好新闻奖中档次...  相似文献   
6.
“小题大作”出成果“小题大作”本属贬意。但作为一名通讯员,抓住某些生活琐事,来个“小题大作”,是可以出成果的。现谈点我的体会。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就善于“小题大作”。如鲁迅先生的名作《一件小事》,其题材在许多人看来的确是一件小事,但鲁迅先生却从车夫搀扶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