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8,(16):27-30
早在上世纪末,就有很多都市报人吆喝着要办"主流大报",如今十来年的时间过去了,放眼望去,有几家都市报真正办成"主流大报"了?不能说一家没有,但确实寥寥.许多都市报人早已不再提这个话茬了,有少部分人虽然还在继续念叨,但多数也只是自说自话而已,并没有多少人给予认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都市报人在新闻把握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极大地制约了进入主流愿望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记者编辑如何加强创新?一,创新要始于足下。创新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前几天,与其他领导谈论申报长江韬奋奖的事宜,其中申报人必须有个硬条件:获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这就是说,如果今年要申报长江韬奋奖,那么至少在2011年就要获中国新闻奖;而要2011年获中国新闻奖,那么至少2010年作品就要在报纸上发表。这就提醒我们,今年要收获长江韬奋奖,至少要在3年前播种。因此,创新要趁早,不要等什么节点,要从现在开始,从手头上的每篇稿件、每个版面开始。  相似文献   
3.
2007年,我有幸获得了韬奋新闻奖,这是组织关怀的结果,是报纸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结果,是我们团队全体人员长期团结奋斗的结果。经过20年的倾力打造,《齐鲁晚报》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许多同志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韬奋奖这个荣誉,既属于我自己,更属于集体。  相似文献   
4.
5.
又到年底了,各家报纸又开始积极筹备明年的工作,商讨如何改进和提高报纸质量。这时候,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根据读要求办报”。这话说得好,但要真正理解其内涵并将其落到实处却非易事。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上半年,齐鲁晚报党总支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齐鲁晚报的全部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落实一个核心价值理念来开展,这个核心价值理念的内容是:“服务读,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办主流大报,树百年品牌。”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报业市场上,与兄弟报纸相比,齐鲁晚报的版面数量不占优势,员工数量不占优势,体制机制不占优势,设施设备不占优势,但是齐鲁晚报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却是兄弟报纸的十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原因,就是品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8,(13):31-33
报纸要办好,最忌讳的是华而不实,最需要的是实事求是。不要认为长期延续下来的做法就是正常的,不要认为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反问:读者真的需要这样吗?市场真的需要这样吗?事实上,正因为我们缺少必要的反思与务实,所以在工作中,经常被一些误解所左右,人云亦云而又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9.
“张刚大篷车”百期座谈会,主角是张刚。其实以张刚为主角召开如此形式的会议,在齐鲁晚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早的一次是在2002年2月1日,叫“张刚现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郝克远  李艳 《青年记者》2006,(13):50-52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齐鲁晚报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成为与会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本刊特约此文,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