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我国国家档案局和苏联档案管理总局双方签订的合作基本项目协定书,我们一行四人受国家档案局的指派,于1990年8月20日至30日,前往莫斯科参加了中苏两国首次举办的关于提供档案为政治、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服务的研讨会。 8月的莫斯科秋高气爽,碧空绿地令人神怡。研讨会在充满友好和诚挚的气氛中,于21日至23日在苏联档案管理总局会议厅举行。会议厅矗立着列宁的半身塑像,双方面对而坐采取轮流发言的方式,彼此交流起对共同课题的探讨。我方先后共有4位代表发言和提供了3份书面发言,分别就《我国提供档案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概况》、《为发展科学利用档案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实践》、《探索油田档案利用规律扩大档案服务的功能》、《科技档案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档案馆网的建设,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更科学地设置我国档案馆,使我国档案馆建设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结构合理的网络体系。作者仅就个人浅见谈几点认识,以求同仁指正。档案馆的设置,即从横向到纵向到底应该设立哪些档案馆?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全部档案——这一特定的文化遗产,如何世代相传地安全保管下去,并最大限度地便于组织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实现新的建设和发展民族新文化服务,而且也直接制约于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行政体制以及经济和技术状况,甚至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历史典籍之丰富与珍贵,早已为中外学者所青睐,并誉之为东方宝藏与明珠。然而这些历史典籍——其中包括浩瀚的档案文献,所以能够留存于世,并非历代统治者为存史实之所举,而只不过是为主宰人民的天子与皇族歌功颂德和树碑立传而已。故自夏商而至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崩溃,在长达数千年的沧桑变迁中,我国档案工作只限于衙署之所需,档案馆工作几为空白,根本不为统治者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我国档案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档案馆——这一新兴的事物,也以其顽强和特有的生命力破土而出,并茁壮地在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虽然在其发展的短暂历程中也曾经历了许多坎坷,但作为一项新兴事业,无论在社会实践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都在坚韧不拔地不断冲破旧的传统意识的束缚,而向新的途径探索和前进。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档案馆学术研究已蔚然成风,并且以其理论为指导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促使和推动我国档案馆事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