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澜 《教育研究》2021,42(1):31-58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研究中一个根本性的方法论问题,也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深层问题.从一般到特殊再到具体三个层面,展现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如何实现转化融通.首先,在哲学层面上,通过对影响我国教育学界较深的西方哲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的再认识和选择性判断,澄清理论与实践的要义、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变.其次,进入对理论与实践关系在教育研究中的特殊性再认识,提出"教育是什么"的底线式认识、教育复杂事理研究的特殊性,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自身发展变化对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性.最后,以总主持并持续亲历二十余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例,阐明教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在合作研究中实现转化融通、交互生成,概括理论与实践"魂体相融"的关系表现及其达成.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系列论著编委会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本纳相会上海,就教育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对话。本纳对普通教育学、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同时对"生命·实践"教育学系列论著编委会成员提出的关于复杂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德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回应。叶澜就教育学科的独特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消极经验的价值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双方一致认为,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就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3.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的出版是学校领导、出版社、各界同仁和朋友们支持帮助以及各位作者齐心协力的结果。丛书的编写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专题研究、策划、写作和内部反思交流等阶段。今后,还将要在社会的教育责任和教育与个人人生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内容简介:《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全书共分五部分:"导论"包括对教师职业内在价值的认识和新世纪专业形象的总体概述;"教师德性论"从追问"教师德性是什么"入手,论述了教师德性的核心构成以及养成;"教师审美论"由教师职业美的产生、表现和价值三部分构成;"教师发展论"则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历史梳理,对"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结语"以《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  相似文献   
5.
叶澜 《上海教育》2013,(13):15-15
正是这些"难能可贵",让我和我的同伴们没有感到时间的漫长,14年真似"弹指一挥间",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坚持",我们却乐在其中。1999年,上世纪的最后一年,"新基础教育"研究刚走完5年的探索之路,由于闵行区教育局的参与,紧接着踏上了又一个5年的"发展性阶段"研究历程。由此开始,我和闵行区教育局及区里的一些中小学,建立了为当代中国学校转型变革而开展的真实、真诚的合作研究关系,我们两支团队一路并肩走来,  相似文献   
6.
本编从民国、新中国两大时段继续探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自然之维"丧失的关键因素与过程,直至经典自然观的当代新生。其中,民国时期着重分析、揭示中国社会由近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为追求西式工业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倡与天地斗,将自然当作研究、征服和控制的对象。民国时期学术转型又使整体的自然被分学科的科学分解,整体的人被知识、伦理分解。教育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疏离了"自然"和"经典自然观"。新中国70年来历经曲折。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家经济实力急速增强,中央提出了新发展观。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经典自然观逐渐苏醒,重新生根。当代新自然观正在逐渐形成并呈现特质。基于"新自然观"的当代教育改革,需要直面社会新转型,从社会、教育系统内部和学校三个层面,把丢失的自然找回来,成就全局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由现代向当代的新转型,走向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开创"教育与自然"内在关联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叶澜 《华章》2006,(12)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就此我主要讲4点。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现在有一种提法——“课程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对此我不完全赞成。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改革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课改的制约。但是,是不是我们现在只要把评价标准弄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呢?我认为目前就上海而言,二期课改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教材,有了实验学校,但是从学校实践的真正变革的层面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要认真地投入,去实践,去研究二期课改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上海市中朱学区的领导和教师在“打翻身仗”的过去十年中,把“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进行了一场艰苦的转变后进学生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9.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2.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3.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