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说课”与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深入,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面临挑战.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作者通过对某一高职院校外语系开展"说课"教研活动的跟踪调查,认为"说课"能促进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劳拉的原型》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作品。在这部未竟之作中,纳博科夫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实验创新,其文本结构、人物设定等都具有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特征。小说折射出来的这些不确定性,与纳博科夫独特的"真实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纳博科夫通过小说中相互交错、多层嵌套的复杂文本结构,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非现实的"真实观"。对纳博科夫"真实观"的正确解读是理解纳博科夫小说内涵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说课”——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深入,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面临挑战。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说课"作为一项带有教育科研性质的教研活动,能促进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值得探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信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可能性 ,斯坦贝克从早年就开始探索一种环境伦理观 ,一种合理共存的模式。在《美国与美国人》与《和查里一起旅行探索美国》中 ,他充分表达了“人和土地和谐共处”的观点。从他的早期作品以及“群体人”观点和“非目的论”思想中也都能看出这种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信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可能性,斯坦贝克从早年就开始探索一种环境伦理观, 一种合理共存的模式.在<美国与美国人>与<和查里一起旅行探索美国>中,他充分表达了"人和土地和谐共处"的观点.从他的早期作品以及"群体人"观点和"非目的论"思想中也都能看出这种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是斯坦贝克在艺术上走向成熟并创作出最具代表性作品的时期.农业工人三部曲真实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作家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那个年代美国的历史,阐释同时代人的梦想和追求,突现梦幻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