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太阳社、创造社"奉旨申斥"事件开始,依据所能见到的材料,仔细追溯了鲁迅与瞿秋白从"五卅"到"左联"期间的龃龉和友谊,认为鲁瞿关系呈现为一种不平静的动态过程,即从富于敌意的对手转换为很有原则性的诤友。同时,为了便于理解,本文还梳理了瞿秋白与太阳社、创造社的关系,与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关系及其极左思想的来源和一贯性,也分析了鲁迅的心理活动。这种探讨对重新审视鲁瞿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和对"自由人"、"第三种人"论争中的角色与地位问题,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变态心理指身心各种特性的两极发展。它通过错幻觉、记忆、思维和人格异常发为艺术冲动。它使想象力飞腾并到达自由境界。艺术家虽有变态心理但不是精神病人。他有时故意制造变态情境。变态来源于生活中的某种缺乏和情感失衡。  相似文献   
3.
诗言志的“志”指什么?本文解剖了古代作家创作心理,认为它是成就动机的外化。成就动机在社会集体心理和家长期望下形成。由于等待或受挫,它转化为焦虑。偶有外在触媒,它便以灵感或冲动方式显现为艺术作品。作为心理现象,它是儒家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超验主义”是“应和”理论的理论背景,也是后来整个象征主义运动和思潮的安身立命之处。作为理论的“应和”与作为主义的“象征”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前者由波德莱尔提出,而后者是波德莱尔去世后由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等所表征出来的;前者是一种哲学美学理论,而后者是一种下降到可操作(实践)层面的“主义”。其联系在于,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宇宙观,而后者则为前者“趟”开了向欧洲乃至全球扩展的具体路径。如果说魏尔伦、兰波对作为主义的“象征”的贡献在于对诗歌“音乐至上”和音色相通的呼唤,马拉美的贡献就在于类推、暗示方法的树立。事实上,作为主义的“象征”是将“应和”理论推向全球的一个中介。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杜牧文学思想变化之轨迹,寻求其内在隐衷及韩愈和儒家儒学的关系。认为:杜牧29岁与李勘交往前基本上是一个崇拜兵家大吏且具有兵家思想的人,与韩愈无任何来往,且对儒家儒学有颇多微词;随着与李勘交往加深,杜牧逐渐开始推崇韩愈并赞美儒家儒学,尤其孟轲。杜牧激烈批评元白诗就是这一思想转变的产物。杜牧平生都未放弃兵家志向和兵家思想,但与李勘的交往却给其后半生创作活动留下了难以尽述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上看,崇高体验是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帶有痛苦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它产生于主体遭受挫折之时,与成就动机和高峰体验联系紧密。艺术家是人类崇高体验最典型的表述者。接受者的崇高体验有赖于高尚情操,其心理轨迹与艺术家类似。  相似文献   
7.
《花间集叙》包含浓重道家道教思想内容,欧阳炯亦有复杂作叙动机,这两个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从未有人言及。《花间集叙》不仅贯穿着道家道教思想内容,也集中阐述了唐五代文人曲子词与道家道教之关系。其所贯穿的道家道教思想内容在当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有着强烈的主流意识形态意义和宗教意义的。欧阳炯为《花间集》作叙,是一个包含着四重子动机的多趋式动机。在这些子动机中,既有借重道家道教提高唐五代文人曲子词艺术地位及政治地位的考虑,也有个人现实利益之考量。  相似文献   
8.
在托尔斯泰的生前和死后,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分别评价过托尔斯泰。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又都是一代革命领袖,在八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论他们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9.
以“中和”作为审美标准,是中国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它滥觞于先秦时代而影响波及我们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因此,对这一美学现象客观地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价,是我国美学领域一项极有意义的论题。本文拟溯源追本,探讨一下先秦时代的中和美思想。一、何谓中和美何谓中和美?中和美思想起于孔门。关于中和美,先秦时代没有专门著作和专题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西方比较美学和比较文论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一些成果,但是唯独对崇高理论进行全画系统的比较研究却似乎还是空白。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中国有关崇高理论虽然杂多,但大都是零散篇页,没有专门著作,也无人搜集整理,故而难窥全豹。二是中国美学家对崇高看法虽有相同点但又有不同处,而且他们使用妁概念也完全相异,例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称“大”,《易》称“刚”,南北朝称“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