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迁移至美国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精英人才国别迁移的主要特征。本文通过对2430名高被引科学家的简历进行内容分析,以及对其中308名高被引科学家迁移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被引科学家向美国集聚的现象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且随着职业发展,高被引科学家出现从美国逆向集聚的现象。从美国逆向集聚过程中获利的国家包括亚太地区的创新型国家(地区),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在其列。而影响高被引科学家从美国逆向集聚的原因,与这些国家(地区)为科技精英人才提供更适宜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故本文认为,通过对国内发达城市一流大学的投入,创建适宜的工作环境,能为中国吸引更多的科技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2.
转嫁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培养学生和科学研究,虽然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学校也是受益者,但毕竟是间接受益者,让学校承担独自违约的风险责任,对学校而言是不太公平的。因此,为了使高校不偏离正常的工作,转嫁高校的风险责任,使学校在助学贷款中更好的发挥中介作用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课程是掌握和运用“研究性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课程载体。研究型课程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到研究型课程实施的成败。本文主要探讨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对中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向名校集聚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精英人才机构迁移的主要特征。通过对2430名高被引科学家的简历进行分析,以及对其中308名高被引科学家迁移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科技精英人才向名校集聚实质上是指向ARWU排名1~100名的大学集聚。且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精英人才总会向一流大学迁移与集聚,即使这一过程有反复,但最终还是会在一流大学形成集聚,世界一流大学是集聚科技精英人才的主要平台。而要想吸引人才,就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增加中国以及中国大学的吸引力,使之成为顶尖人才的向往之地。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生活的总体 ,它在德育过程中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德育工作也要添加新的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也要随之有新的举措。通过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创造健康的校园精神 ,实现学生的心理认同能更充分的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高等学校的主体,承担着高等学校的各种职能。教师的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对教师的管理首先要认清教师的身份特征。高等学校的教师同时扮演教育者、文化传承者、创造者等多种角色,教师管理必须要以保障教师的这些身份特征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表明,人才向美国集聚是人才迁移的一个普遍趋势。然而,科技精英人才的迁移是否也呈现美国集聚现象还有待分析。本文通过对汤姆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中的2430名高被引科学家的简历信息进行分析发现,科技精英人才向美国迁移并形成集聚的趋势主要发生在其教育阶段以及职业生涯的早期,随后这种趋势逐渐减弱;一些亚太国家在与美国的人才竞争中,没有出现人才持续流失到美国的现象,反而从人才迁出国转变为人才接收国;而经济因素以及与经济相关的国家政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汤姆森高引用科学家数据库中2430名高被引科学家为样本,以上海交通大学ARWU排名为大学竞争力的依据,对科学英才的机构迁移与大学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竞争力越强的大学汇集的科学英才数量越多;大学竞争力越强,从校外招聘的科学英才比例越低;且大学竞争力越强,科学英才留下来的可能性越大。同时针对中国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优化人才引进的环境;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自我培育高水平师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