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社会、教育、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多种挑战,高师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科技、人文并重的素质教育方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改革的系统联动,突出特色,倡导多元,将促进高师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的和谐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想] 以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原理及模式为指导.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知、能、德、美诸育的协调统一;在活动方式上,注重以学生为体验、参与、探究、评价的主体;在教学形式上,注重科学与审美的统一;在课程文化上,注重生生、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交融与创造.  相似文献   
3.
用“和谐”的观点赏析地理新教材,是学好用好新教材、促进地理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一、以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彰显时代主题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深刻反思片面发展模式,而追求协调发展美好未来的重大决策,是当代发展的人地协调论。2001年秋首批投入实验的人教版、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显著突出了可持续发展先进理论的指导。两种版本新教材,自七年级首章首节便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此导引各章,乃至八年级末章“走向世界的中国”,再以“可持续发展”总结提升。在具体设计中,新教材注重先进理论与案例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想]以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原理及模式为指导。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知、能、德、美诸育的协调统一;在活动方式上,注重以学生为体验、参与、探究、评价的主体;在教学形式上,注重科学与审美的统一;在课程文化上,注重生生、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交融与创造。[教学目标]1.知识  相似文献   
5.
审美化地理教学是地理学科美育实验研究的拓展与升华 ,是地理素质教育发展之必然。以“点 -线 -面 -体”逻辑延伸为鲜明特色的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策略 ,为地理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习与教学论发展对地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R M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及《教学设计原理》两书中阐述的理论 ,代表了 2 0世纪末科学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最高成就 ,学习、研究其基本观点 ,对促进日益深入的学科素质教育 ,有重要借鉴。一、学科素质教育指向的素质主要是习得的素质素质教育自贯彻以来已 10年有余 ,然而人们对教育指向的学生素质到底是什么 ?仍众说不一。是智商难以逾越 ?还是教育无所不能 ?是“德、智、体、美、劳”还是“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 ,或者再加上实践能力素质及创新素质 ?传统的解释与当代讨论的定义迭出 ,常…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黄京鸿\西南师大地理系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21世纪议程》等世界性公约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和热烈响应,正日益深入人心。作为面向未来的一种战略新思维,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针。在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即将走...  相似文献   
8.
一、学科德育目标功利观的超越--还学习主体学习动机的自由 地理教育学的德育目标含有明显的功利性,那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优良的中等地理教育师资.这种为社会的"大功利"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通常仅强调"大我"而无视"小我"发展需要及德育的精神本性追求,从而违背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审美标准.由其导引的德育课堂通常是缺少教育道德的,因为它忽略了有不同追求的个体.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当前或将来是否选择教师职业作为学习个体道德优劣的评价标准,因为不同的职业道德都可以追求理想人生的至境.我们当然支持以社会利益为先的从教选择,但同时也不应排斥"小我"对"大我"的自由选择,因为这也是个体与社会发展所需.高师院校的学科德育课堂应更多体现出对个体建立理想人生目标的"终极关怀",而不仅仅局限于力图表现"公正"的专业视野.  相似文献   
9.
10.
心理效应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教学中的心理效应一般指师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