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大都市区土地整理与农田水肥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除生产功能之外的大都市区农田的生态服务和景观文化功能也日益突显。为此,根据北京市水土资源短缺的自然禀赋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本文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自中心向外围的城市美化农业区、景观绿化农业区、规模农业区和山区生态农业区四个区,以及景观廊道农业带和山前林果农业带两个带;并分别根据这四区两带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化要求的土地整理模式。基于城市水资源质量保护的原则,根据地貌部位、水资源保护区划和区位等,划分了优化培肥区、培肥区和限制培肥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农田土壤肥力水平调控模式。论文还提出了实施土地整理与农田肥力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农业发展态势及土地整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地区农业发展演变规律,是制定大都市区土地整治策略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化的导向下进行调整,其基本态势就是将生产、经济等资源转移到经济效益更好的产业或部门之中;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由1978年的28.3∶40.1∶31.6,变为2008年的6.4∶21.1∶72.4;受城市化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从69.1万hm~2持续下降到32.2万hm~2,但种植结构方面,粮食作物和蔬菜的播种面积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影响,第一产业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有限。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各区县间农业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这也是区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依据。并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目的,将农业发展与城市环境建设相结合,提出不同圈层的农地整治策略,以推进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3.
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必须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目标,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类调控,科学评价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发展潜力是村庄量化分类的基础,也是协调推进村庄整治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2004年、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研究了平谷区2009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2004年-2009年间居民点用地的变化情况.结合山区和平原区的不同发展条件,分别制定山区和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对评价要素的空间叠加、计算,评价村庄的综合发展潜力.并将评价结果与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区位条件,提出居民点用地调控的类型及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的方向.研究结果体现了土地利用的现状及适宜性,对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01年、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与耕地演化相关的坡度、距居民点的距离、距交通干线的距离等地理因子,分析了2001年-2008年间门头沟区耕地流出和流入的情况,并以村域数据为基础,度量耕地利用变化与农民人均分配收入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0-2°是耕地流失最为集中的坡度区间,随着距居民点的距离增加,耕地流失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耕地的流出与流入均与交通道路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新增耕地整体上向居民点的外围空间扩散,且整体质量状况不佳,随着耕作半径的扩大,很容易被弃耕。从村域耕地与人均分配收入的演变情况来看,耕地理性减少的村庄有87个,耕地非理性减少的村庄有36个,耕地非理性增加的村庄有14个,耕地理性增加的村庄有27个。最后,从耕地保护的制度、理念创新和土地整治等方面提出推动都市山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改革开放至今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入手,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进程里,其由首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转变为新兴卫星城过程中粮食生产数量规模变化的特征。进而,构建"顺义区粮食产量空间集聚-扩散度"与"不同产量水平区域空间重心"两个模型定量研究12年粮食产量的空间变化,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法探索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6年各水平空间单元均较为分散,空间重心集中于全区中部;而12年之后,高水平和无粮食生产区域出现显著集聚,空间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南位移8.06km和5.17km;粮食播种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收入与粮食产量变化呈强相关,是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耕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土地具有多宜性和耕地具有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评价要素的空间叠加、计算,评价了北京市耕地不同利用目标下的适宜性级别和面积,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耕地承担的不同功能,对耕地的多目标利用类型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自然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207.65km2、920.16km2、193.99km2;耕地经济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077.86km2、1002.55km2、241.39km2;耕地生态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170.46km2、1044.25km2、107.09km2。为了体现耕地多目标适宜的弹性空间,设计了经济效益型、社会效益型、生态效益型3种方案,并对不同的发展目标下的投入水平做了探讨,评价结果可为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时空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除生产功能之外的大都市区农田的生态服务和景观文化功能也日益突显.为此,根据北京市水土资源短缺的自然禀赋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本文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自中心向外围的城市美化农业区、景观绿化农业区、规模农业区和山区生态农业区四个区,以及景观廊道农业带和山前林果农业带两个带;并分别根据这四区两带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化要求的土地整理模式.基于城市水资源质量保护的原则,根据地貌部位、水资源保护区划和区位等,划分了优化培肥区、培肥区和限制培肥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农田土壤肥力水平调控模式.论文还提出了实施土地整理与农田肥力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快速城市化区域粮食生产空间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改革开放至今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入手,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进程里,其由首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转变为新兴卫星城过程中粮食生产数量规模变化的特征。进而,构建“顺义区粮食产量空间集聚-扩散度”与“不同产量水平区域空间重心”两个模型定量研究12年粮食产量的空间变化,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法探索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6年各水平空间单元均较为分散,空间重心集中于全区中部;而12年之后,高水平和无粮食生产区域出现显著集聚,空间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南位移8.06km和5.17km;粮食播种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收入与粮食产量变化呈强相关,是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