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1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宅基地退出与再利用研究热点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促进闲置宅基地退出与再利用是新时代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Citespace工具和文献归纳法,系统梳理宅基地退出与再利用研究热点及发展脉络并剖析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结果表明:①伴随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空心化,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研究成为热点,并逐步转向对两者关系及退出满意度的分析;退出机制与模式是宅基地退出研究的核心,当前研究构建了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提炼了典型地区宅基地退出模式及其特征与成效;宅基地有偿退出及退地农户的生计与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②退出宅基地的再利用是“三权分置”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另一重点研究内容,集中在宅基地再利用方式、模式与途径。其中,再利用方式集中在复耕、复绿及流转后用于产业发展或居住;再利用模式可分为开发模式与组织模式;再利用途径包括指标交易、出租、入股和联合经营等。未来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聚焦退出宅基地的价值评估、盘活利用模式及再利用效益评价等方面,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关注退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与农村社会稳定,为完善宅基地退出与再利用政策体系,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改革开放至今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入手,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进程里,其由首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转变为新兴卫星城过程中粮食生产数量规模变化的特征。进而,构建"顺义区粮食产量空间集聚-扩散度"与"不同产量水平区域空间重心"两个模型定量研究12年粮食产量的空间变化,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法探索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6年各水平空间单元均较为分散,空间重心集中于全区中部;而12年之后,高水平和无粮食生产区域出现显著集聚,空间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南位移8.06km和5.17km;粮食播种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收入与粮食产量变化呈强相关,是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宅基地多功能演变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宅基地功能变化规律可深化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构建了“社会保障—收益—留置”宅基地多功能分类体系,基于613处样本宅基地调查资料,运用核密度法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平谷区宅基地多功能演变特征,揭示“农户—宅基地—村庄”多要素综合作用下宅基地功能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2005—2018年,宅基地社会保障功能呈显著弱化趋势,收益功能和留置功能则显示出增强态势,功能结构由83.2%:6.9%:9.9%变为71.8%:10.6%:17.6%。②社会保障功能在经济落后山区较强,空间形态由条—带状向片—面状集聚分布演变,体现出区域农户对其居住保障性的依赖;收益功能集聚在经济较好平原区及近郊半山区,分布格局由点状演化为点—带状扩展态势,以适应休闲农业、旅游等需要;而留置功能则在经济中等半山区强化,形态由片—面状向点—带状分散化布局,反映区域农户在外工作增多与对宅基地潜在价值的期望。③基于农户视角,区位、经济、地形等村庄特征是宅基地多功能形成的激发因素,家庭人口、收入的规模和结构等农户特征是宅基地功能形成的能动因素,宅基地位置、规模、建造年代等是宅基地功能发挥的限制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应遵循宅基地功能演变与分化规律,按照农户—宅基地—村庄综合特征的差异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与“挂钩”分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挂钩")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该项工作应从城乡互动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整理可补充有效耕地面积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耕地需求量两方面因素而开展。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基于经济社会限制性和耕地自然适宜性的评价与分析,利用综合修正法估算了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然后通过建立挂钩能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城镇建设用地新增需求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之间的关系,并将平谷划分为三类挂钩区,进而提出相应的挂钩整理与运作模式、资金保障措施以及补偿安置方式。研究结果体现了区域间的共性与差异,符合当地实际,对保障挂钩政策的落实和指导挂钩项目区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农村居民点作为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用地载体,对其内部结构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规律。本文结合GIS技术使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区位条件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演变的区位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具有区域差异性。在众多区位要素中,农村居民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刻画这种分异规律最为突出的,而由于北京市乡镇层次上交通道路完备程度分异性不强,因此距交通道路的距离的影响则并不太显著。随着区位条件逐渐外推,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集中性指数则在增加;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形成不同的地域特点。同时,随着区位条件的改变,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用地类型的区位意义指数也在发生规律性变化。文章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调整纳入到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内容之中。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于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并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同时,还应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村镇规模控制标准,提出各自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则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与环境用地之间相互竞争农用地,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环境用地面积增加,而农用地面积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9.
在中国城市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差异较大的山区空心化问题也愈发严峻.本文以延庆县大庄科乡为例,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大庄科乡内新旧住宅有别于平原地区常见的辐射状分布,旧宅零星分布,新宅多集中于道路附近或平坦开阔处.乡域内居民点空心化现象严重,逾10%的旧宅闲置,约4hm2的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针对居民点空心化现象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居住环境破坏、经济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合理规划建立“中心村”、加强管理开发闲置农宅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经济学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媛  张凤荣  姜广辉 《资源科学》2007,29(6):170-175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以经济可行性为前提,以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障,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目标的。本文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市场机制,重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农户和国家等不同层次上经济人主体的土地利用行为,并相应地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统计数据及项目组的调研数据,对我国24个省(市)在不同层次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个地区在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在一些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最后,文章指出,国家应当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规范和引导农户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