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完全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体育 | 123篇 |
出版年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纪之交体育运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2,自引:4,他引:98
作者在世纪之纪更迭之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将历史学,现代学,未来学组合在一起,比较完整地色勒体育的历史画卷、当代风云和未来图景。在总结20世纪体育的时间,必须确认以下3点基本事实:20世纪是一个对人类发展进程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的世纪;体育运动始站在文明的一方,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趋向;新中国的体育成就象征着中华民族一个备受屈辰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性的体育运动在各 相似文献
2.
3.
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3
从社会学的角度,理性思维的高度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即奥林匹克运动是科学理想的深情寄托;是公平竞争的光辉典范;以及中国社会转型的催化剂。提出奥林匹克精神远远超出体育场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中国加入WTO后,体育产业面临双重挑战。一是国内市场份额的相对减少,二是国内体育企业还难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中国体育产业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具备了基本条件,但还急需解决理论问题、管理人才问题、市场问题和法制政策等问题。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已进入黄金期和高峰期,可望在下世纪分三个阶段实现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6.
竞技体育的强化、异化与软化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创造了 20世纪独特灿烂的竞技文化,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 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皮埃尔·德·顾拜旦最初曾经想把竞技体育这场源于白人的游戏定位在文化教育领域。他主张“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通过……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 相似文献
7.
休闲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的立足点--社区体育"以人为本"的讨论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我们正在经历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生活方式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种种实惠,诸如先进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迅捷,优裕的物质生活提高了我们生命的质量,多元文化给了我们广泛的社会参与机会等等。然而,生活方式的变革也给我们带来许多难题,我们面临的是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文明造成的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高营养、低消耗代谢造成人体体内物质积累;快节奏、大压力生活造成的心理障碍与疾患;高技术忽视人们的情感,使人变得冷漠浮躁;高危险生活、高密度拥挤造成意外事故等等。这些对人的前所未有的改造要求体育运动做出应答,而…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看学校体育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1998年秋,一项耗资80余万元,以全国8000户城乡居民作为样本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课题终于结题了,这是建国以来这个领域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研究。从许多数据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的密切关系,既展现了50年来学校体育功不可... 相似文献
9.
论消遣和娱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把“体育运动”概念的范畴划作“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和“身体锻炼”这样三个比较严肃的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种大量的社会现象:人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他们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甚至有的也并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作用放在首位,而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我们通常称这类活动为游戏(Play),体育娱乐(Ph-ysical recreation),国外则把这类活动归为消遣(Leisure)。本文想就消遣娱乐的概念性质,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谈点看法,并对我国发展消遣活动谈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后的中国体育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后,中国体育在2008年后的走向,一直是人们的思索和议论的话题。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后竞技体育的大起大落,是引发这个话题的由头,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日本竞技体育的东山再起,使这场讨论更加深入。无论这场讨论最终得出什么结果,总结日本体育的经验教训,有两点认识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会轻易放弃国际竞技体育的争夺,无论这一争夺发端于意识形态,还是植根于民族主义;无论出于政治目的,还是为了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任何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体制都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