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体育   1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竞技运动心理、大众锻炼心理和体育教育心理3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在竞技运动领域,运动心理学家最关注3个领域:运动员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检测和评价、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大众锻炼心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体育教育心理研究突出表现在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研究,应用性研究增多,对重要的基础理论探索更加深入.但在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特点和体育教学心理建设功能领域低层次重复性研究较多.运动心理学研究将主要围绕运动员心理训练、各种生理指标在监测与评价运动员心理状态或心理机能时的信度与效度、运动员的运动认知和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4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演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几个主要与竞技运动相关的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演进做了概括性综述,涉及心理特征与心理选材、心理训练、心理诊断、竞赛心理,以及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就国内竞技运动心理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讨论,涉及在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高速发展形势下的学科建设问题。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以及一些新的研究专题等学科发展动向做了介绍与评论。  相似文献   
3.
备战第28届奥运会田径女子耐力性项目综合攻关与服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在中国国家女子长跑队近两年的科研攻关服务经验,结合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结果,对长跑、马拉松项目的训练方法、科学选材方法、训练监控方法、机能监控方法及营养补充方法进行了应用性研究,为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子10 000m.跑项目获得金牌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4.
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1 概述 1.1 人类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身体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患有慢性疾病或身体不佳时,人们在采取医疗手段进行治疗的同时,也会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以达到治疗和恢复的目的。这源于一个最直接的逻辑推理: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会对身体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激紧张状态下某些认知机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假设人在一般安静状态下的认知或信息加工能力,在应激状态会被干扰、破坏和抑制。应激对运动员操作水平的影响,是通过作用于人的认知机能实现的。研究以少体校运动员参加高一级体校招生考试的测验为应激情境,比较练习条件下和测验条件下被试几项认知机能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被试测验成绩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变化,即与练习成绩对照,测验成绩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变化方向。反映应激对不同个体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中的应激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如果我们要描述现代竞技体育对参加者有什么影响的话,显然应包括以下内容:对有机体长时间,高强度的刺激;参加者对成功和挫折的经常性承受,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强烈情绪体验;活动本身造成的伤病,高竞争的职业特点,所有这些汇合成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也就不可避免地给参加者带来应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3个不同层次水平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从速度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对其视觉-动作反应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8.
在1913年的洛桑会议上,现代奥运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第1次提出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问题,从此,为适应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需要,运动心理学也开始了它的科学历程。在科学理论的探索方面,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许多方面才刚刚起步,一方面显示出了这一新兴的应用学科蓬勃向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中动机的目标定向结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知心理学认为动机的目标定向结构是影响成就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在任务参与或自我参与为主导的目标定向时,人们将在运用策略,对集体的态度,对任务的挑战性态度,自我能力感和对成败归因上有明显差别。在高任务/低自我定向时,运动员在比赛中更能重视主体作用,立足于自我发挥(基源性),强调主观努力(稳定性),把握技,战术和表现(控制性);高自我/低任务定向时,则会导致动机,道德,健康和比赛发挥等方面的障碍。因此,任务参与的目标定向是运动员较为理想的成就活动行为方式,应置于尽量培养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运动直觉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动直觉是运动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运动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信息可供运动员分析思索,从而使运动员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运动直觉做出判断与估计。它是运动员在原有运动知识和经验储存基础上,迅速地以直接和整体的方式做出的。从而在运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运动直觉与其它直觉一样同属非逻辑思维,但它同时又是一种专业直觉,具有高速性、个体性、情境性和或然性等特征。运动直觉在认知层次上高于运动反应和经验思维。运动直觉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未来竞技体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