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业余性溯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能够生存一百多年并在争议中获得完善发展,关键在于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生存之道——坚持业余性。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坚持业余性有利于获得宽松的法律环境;有利于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有利于融入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运动员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利于获得强有力的政治支持。通过对美国大学竞技体育业余性溯源及发展进行研究,深化对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认识,为我国大学竞技体育价值定位及管理体制构建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网络调查法对我国残疾人参与乒乓球竞技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的参赛状况及竞技表现为研究对象,全面地分析其参与乒乓球竞技运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继续保持和提高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比赛11分制的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 2 0 0 1年 9月 1日开始 ,乒乓球比赛从 2 1分制改为 11分制 ,使乒乓球比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影响远远超过使用大球。从实行 11分制的世界比赛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有个适应过程。本文对 11分制的特点与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意在为不断总结 11分制的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流畅心理状态的一般概念、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以及国内外对于流畅心理状态研究的动态,并对当 前对于流畅心理状态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评述,旨在为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动 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项课中推行“学习超市”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和体育教育系2001、2002级的乒乓球专项课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项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素质教育的宗旨,提出"学习超市"课堂教学设想及其实施方法,以期为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项课的教学改革和提高乒乓球专项课教学质量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媒介秀”节目产生的背景和传播过程所形成的舆论进行多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媒介秀”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观众和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反过来也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节目本身的策划和创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舆论引导作用程度的发挥。把握好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是当前社会状态和媒介生态背景下,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自我评价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且为了形成正确技术动作而向自己提出任务和行为控制的一种方法。对在小球技术教学课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授课学生中进行了实验,得出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对于学生学好技术动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提出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几种途径,为教学和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运动速度快、技巧性强、精确度高、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以一对一为主,比赛气氛紧张激烈,比赛对手的打法各不相同,比赛中领先、相持、落后频繁交替,这些特点都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从而引发焦虑状态的出现。而焦虑对于运动成绩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乒乓球技术已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战术变化多样"的方向发展。而且"大球"、"11分制"以及"无遮挡发球"的规则的改革,使乒乓球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运动员必然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而导致不能有效地发挥竞技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室测量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辽宁省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冬训前有氧及无氧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女运动员相对爆发力水平较高,在克服自身重力运动时表现出很好的爆发力和快速的移动能力,但个别女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抗疲劳能力较差;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整体较强;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在无氧做功能力及无氧耐力及有氧能力表现出较大的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
淡化理论是基于混淆理论不能对驰名商标提供完善的保护而产生的,其保护范围能否适用于地理标志尚有争议.由于地理标志和驰名商标具有类似的表彰功能,而从实践角度看,传统的混淆理论无法对地理标志进行完善的保护,淡化理论扩张至地理标志,已是必然的趋势.国外立法已经适用淡化理论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而我国《商标法》仍然在适用混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