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体育   1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看海     
<正>早上五点,我坐到了海边。天空还是一片铅灰色,没有什么人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能感觉到海深沉的呼吸。海太浩大了,海的浩大,让我心生些微的畏葸。好在,天快亮了。我看着海,看着海在熹微的晨光中一层层打开,又一层层合上。海在试着自己的新装,从灰蓝的换成湛蓝的,再后来,换成了淡蓝混有玫瑰色的。我又觉得海在演示多米诺骨牌,从远处倒来,然后从我的眼前倒回去。如此往复,没有休止。  相似文献   
2.
风从哪里来     
第二组 当你带着体验和欣赏的情感去看自然界时,所有的事物就会因充满生命力而变得丰富多彩。只要你愿意.带着一双发现的眼去看,就会惊喜地发现,生命总是以其独特而自在的方式存在着,或狂暴或灿烂或冷峻或热烈。从而变成每一个人心中割舍不掉的情结。  相似文献   
3.
品读余秋雨     
策划人语: 对于散文大家余秋雨, 同学们并不陌生,他的书籍 在书店里畅销,他的文章被 选进中学课本。"品读余秋 雨"征来不少热情洋溢的文 字,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 余秋雨作品的喜爱甚至追 捧。疏朗特别约请了两位嘉 宾,王剑冰先生是《散文选 刊》主编、散文研究专家,金 文明先生是文史功底深厚的 资深编辑、《石破天惊逗秋 雨》的作者,他们对余秋雨散 文均有不同的研究。众说纷 纭之外,静听这不同的声音 也能给我们以别样的启示。 本期参与的朋友可获得中国 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赠送 的图书《千年一叹》。  相似文献   
4.
采桑     
那天正上课,一个同学偷偷塞给我一张纸。翻过纸的背面,竟是一片密密的小“芝麻”。同学说这是桑蚕,比篦麻蚕还要好呢。”那之前我见过篦麻蚕,专吃篦(bì)麻叶,蚕身长得也不好看,可小朋友用两本画书才换了两条。这些小“芝麻”粒,会不会变成一条条白白的活物呢?同学说,等吧,春雷响的时候,它们就被震醒了。于是我就天天有了一个秘密的盼望。终于在一天夜晚,远远传来一阵沉闷的声响。起初还疑惑,再听,可不就是雷声?赶忙光脚下床取小盒子来看,小盒子里的纸片片却没有任何迹象。那雷声更大了起来,雨也淅淅沥沥地响在了窗外。第二天早起再看,仍然…  相似文献   
5.
开栏小语每游览一个旅游景点,我们的心总会情不自禁地被感动,为自然的神奇,更为文化的神韵。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文化。走过祖国的每一座山,每一处水,我们也在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乳汁般香甜醇厚、明月般清丽辉煌的文化。文化照耀着我们的人生,文化也滋润着我们的成长。愿我们开设的“主题文化阅读”栏目,能让你在阅读中品味文化,在对祖国山川的领略中涤荡心灵。  相似文献   
6.
天堂回韵     
壹水贯穿了整个周庄。水的流动得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仔细辨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由的,它们往东去了  相似文献   
7.
地气     
正地气其实就是你的底气,是你生命的基础。所谓地气,其实就是你的乡村,你的故土,是那些庄稼,那些草木,是生你养你的父老乡亲。地气就是你对故土的感念,对家乡的认识,说白了,地气其实就是你的底气,是你生命的基础。你有着最扎实、最本质、最朴素的基础,你就有了活着的底气,否则你就是一叶浮萍,轻狂、无根无捞。  相似文献   
8.
三星堆随感     
本是一块沉静的土地。沉静得多少年间都没有谁来踏响细碎的石子和摇动的野花。芳草从黎明开始摇起,一直摇到晚上。田间的牛羊永远都是一种态势。而后是田间的稻浪,一波一波地推涌着时间。偶尔,这里那里会飘出一抹炊烟,斜斜地诉说着人类极慢的繁衍过程。  相似文献   
9.
绝版的周庄     
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  相似文献   
10.
拜谒三苏园     
正天要黑了,我才赶来,我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茶道。我已经远远地看到了莲花山,那里起了雾气。近了,才知道雾气不是来自山上,而是我要去的三苏园。当年苏轼五走古茶道,就喜欢上这里的风物人情。这里的人爱喝茶,是从苏轼时开始,还是以前就有的习惯?只是苏轼来了,更加地有了热情?一直到现在,大街小巷,有着近三百个茶馆,茶的滋润使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