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京朝  赵壮壮  孙伟 《体育科技》2014,35(4):144-146
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30所高职院校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进行调查,对武术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堂组织形式及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等若干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了解江苏省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促进高职武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为切入点,研究其演进规律,认为民俗体育的本体存在是其演进基础;文化价值认知是其演进根本动力;同时指出了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的两种主要模式即主线复合式和价值对流式演进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民俗体育价值演进原则。研究最后认为现代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价值应当彰显其文化生命力与价值活力,完成历史赋予它的文化和价值使命。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高职院校太极拳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随机选取4个教学班学生进行对照试验,其中对实验组进行太极拳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干预;试验前后测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结果表明:太极拳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从心理学、社会生态学、价值论和系统学4个学科的视角,分别探讨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对学生体育参与环境的作用,对体育实践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影响,对学生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认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有着广泛的理论支撑,可以作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对工程变更与索赔的预控进行阐述,对当今国内施工项目索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着力营造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如何对正、反索赔预控,结合某工程实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成为今后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依据当前国家一系列全民健身服务的政策文件,厘定了全民健身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系统分析了当前全民健身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文章以高职院校武术课程为例,尝试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从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以期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提供新思路,并在实践上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LivePod LP2检测人体运动中能量消耗水平的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速度传感器以其轻便、客观、精确等特点,在人体体力活动测量与评价中被广泛使用。LivePod LP2是一款国产新型加速度传感器,它基于3轴加速度MEMS传感器技术,采用人体动作智能模糊识别模型和个性化能耗模型测量人体运动中的能量消耗。对LivePodLP2在测量人体运动能量消耗的信度和效度水平进行了验证。26名受试者在4个不同部位佩戴LivePod LP2,在3种速度下(4km/h、6km/h、8km/h)运动。通过计算ICC,发现其值处于0.978~0.997;采用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Bland-Altman分析法等方法对仪器和MAXII测量数据分析表明:LivePod LP2佩戴于右侧臀部上方,在慢跑速度水平下效度水平最高。LivePod LP2可以用于记录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在日常应用中,用户可以选择将LivePod LP2固定于腰部来监测运动能量消耗情况。  相似文献   
9.
体力活动不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准确的体力活动监测方法和仪器对于开展体力活动研究、运动干预和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ctigraph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多的加速度传感器能量消耗监测仪器之一,首先介绍了Actigraph的基本技术、参数,然后对相关Actigraph的文献从"信度"、"效度"、"能量消耗推算方程"、"仪器对比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