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生活化是体育行为融入人的生活世界而形成体育生活习惯及其过程,是全民健身和终生体育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从"场"理论视角,借助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场"的关系性解构,分析"场"中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排斥力与吸引力。提出加快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使高校体育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树立"场"思维意识,从关系角度统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各因子协同发展;纠正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增强体育生活化吸引力;实事求是,突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校本特色。  相似文献   
2.
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因”和“制因”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分析认为:个人的内在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政策的有力支持及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等主客观原因成为支撑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因”;“内敛”的民族性格和“主静”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不成熟”因素的合力成为阻碍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因”。根据分析结果,从体育旅游人口、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体育旅游中介服务三个层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足球的差距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第16届世界杯使国人看到中国足球的显性差距。而中国足球更深层次的差距则是薄弱的足球底子、低水平的足球训练、偏差的足球观念、不规范的足球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等隐性差距。针对中国足球的隐性差距,提出对策,以促进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回归与恢复、探索与转型、深化与完善三个阶段.研究认为,其成就:确立了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核心价值;实现了高校体育"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的目标转换;保障了学生平等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增强了体育课程吸引力;实现了评价目标的本质回归和方法的科学合理.其问题: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趋势未能得到扭转;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被动体育与主动体育的关系还有待理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未能同步跟进;学生体质健康与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未得到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不同类型弱势群体全民健身认知、需求和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弱势群体全民健身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老年人群体全民健身认知、需求和行为明显好于其他群体,处于上层;农民工群体全民健身认知、需求和行为状况表现最差,处于底层;其他群体居于二者之间,总体上呈现出"多主观参与愿望,少实际参与行动"的特征.提出"突出针对性"是解决弱势群体全民健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全民健身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弱势群体是全民健身必须严肃面对和认真研究的社会问题。全民健身应针对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状态结构及不同成因,把弱势群体纳人社会支持体系中,采用灵活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位外籍教练执教过程的分析,比较他们在足球理念和执教风格中的差异,从中总结和吸收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实践经验,为中国教练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位外籍教练执教过程的分析,比较他们在足球理念和执教风格中的差异,从中总结和吸收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实践经验,为中国教练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体育化建设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和实现体育锻炼生活化的重要渠道。它包括校园体育物质化、校园体育精神化和校园体育制度化。我国传统化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制约校园体育化建设的主观因素,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师资力量是制约校园体育化建设的客观因素。针对制约校园体育化建设的主、客观因素,从方法论角度,为高校校园体育化建设提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