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66篇
科学研究   7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针对集宁车辆段的经营指标和车辆检修能力,分析了自备车检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自备车经济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科研经费风险点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结合中国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在"放、管、服"原则外部和内部控制环境下,从协同角度提出"内"+"外"的高校科研经费风险防控措施,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释放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又是中学教学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小学与初中使用同一个"课标",衔接起来比较方便。而初中与高中使用的完全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课标",它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衔接,从而造成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相当长的时间不适应高中语文教学,使得高中老师时常埋怨初中老师。那作为初中老师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呢?一、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意义首先,衔接是指事物之间的连接,不会在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5.
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在困境中锐意改革,采取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打造"双师型"团队,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开拓国际化多维度就业与深造渠道,完善学院制度等措施,保持与时俱进,提升办学活力,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虹 《内江科技》2011,32(5):205-205
面对学生现状,发现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很浓,两级分化特别严重。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教学课堂教学中实验素质教育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同时,英语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但是,无论何种形式都面临着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就必须开拓思维,从学科特点出发,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舆情是关于在高校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大学生对此的评价和所持的社会态度。中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表达和传播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极易形成网络舆情。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有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形成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论文的整理归纳,将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做系统的总结,以便为其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凯  李虹 《内江科技》2011,32(6):63-63
在初等数学、高等数学中"1"有许多妙用,很多问题可以通过"1"进行妙解,利用好了"1"就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虹 《生活教育》2011,(20):30-3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叶圣陶教育文集》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