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超模式--谈我国篮球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发展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构建大超联赛的初衷和目的,然后着重讲述了这种培养模式的发展优势,以及通过与美国NCAA篮球对比指出存在的不足,最后给出了篮球人才转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运动与血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血脂代谢异常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运动可以改善血脂状况,为此,就运动对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极低密度胆蛋白的影响作一综述,为运动对血脂的影响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来已普遍认识到,作综合分析时,仅限于心脏及外周血液动力学状态是不够的,还必须查明血液及其有形成份流动的性质与变形的特点,并了解它们和血液循环系统机能参数、身体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文献报导,经过长期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其血液流动性高于非运动员,肌肉的负荷训练可导致血液与血浆粘度下降颇大,同时也改善了红血球的变形能力。在微循环中,血流的灌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红细胞在一定剪切力下的变形能力,而这种变形能力与组织的氧气供应密切有关。这些流变学的改变,是机体对肌肉活动的适应机制之一。全血、血浆的粘度下降及红血球变形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减少心脏泵血能量的损耗,也就相应地提高了机体循环系统的效率,表现为运动员体内血液动力学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   总被引:75,自引:7,他引:6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结论表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标准,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议进行相应改革.课程设置上应以健身性与技能性项目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上加大选修课所占比重,同时筹划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在评价教学效果时,兼顾"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两个方面;此外,师资流动是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机体在短时或长期体力活动时的生理变化,绝大多数科研报告所测定的代谢和/或血内生化改变,相对地说,项目较有限。本文目的旨在探讨自行车功率计上作亚极量运动试验时,血液生化、心血管参数及代谢方面的有关变化,进而描述这些参数动态变化情况,并验证在这种活动期间,血液动力学、电解质变化和激素水平之间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四电极胸腔血流图法,藉助四道生理记录仪,按 Kubicek公式测定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搏指数与心脏指数。实验组为189名耐力运动员(滑雪、滑冰、现代二项滑雪及游泳四项  相似文献   
7.
有氧健身操改善大学生体质现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氧运动可明显改善机体功能状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已经在学术界普遍得到共识,以天津大学一年级健身操选修课的学生为对象,通过一学期(16周)健身操有氧训练,以体质、部分免疫指标的对比研究为手段,探讨不同时间有氧运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有氧运动的时间、周期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方面的功效,提供可咨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美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成功模式以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模式,并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以学生为教育中的主体,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营造高校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1000米计时赛的战术有人已作了一系列研究。常见运动员在骑行起始段达到最高速,但在近终点前,骑速却明显下降。另一种情况为起始段骑速稍低于最大速度,以期持久保持体力,并将最后区段骑速下降的时间推迟。如果把1000米全程平均分为五段,我们已发现各段骑速与最后成绩间呈正相关(R 为0.75—0.95)。为研究战术,我们对1983至1986年间在莫斯科雷拉兹克赛车场比赛过的79名优秀选手进行了调研,收集比赛中每1/4圈(83.33米)的骑行时间(电子秒  相似文献   
10.
肌肉酸痛大多发生于肌肉离心收缩运动后24至48小时,特称为迟发性肌肉酸痛(DMS),二至三天内最厉害,以后减轻,约一周后才完全消失。DMS 将影响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并可能使体力下降,使人们不愿坚持运动、或作恢复性训练。DMS的生理病理机制还不太明确,其起因有几种假说,最流行的是:a.肌纤维损伤;b.结缔组织损伤两种,这些是超负荷训练导致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