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数据稀疏度大的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序数属性相似度的不完备数据分析方法。通过采用差值替代等值的方式改进可辨识矩阵,从而实现填补稀疏度较大的信息系统的目的。弥补了原算法对于某些缺失值不能填充的情况,改善了其它改进方法对于序数属性处理不准确的缺点,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更精确更有效地填充缺失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经济人”与“社会人”两种视角,探讨了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劳资纠纷的理论根源及劳资关系和谐的思想基础。针对我国职业足球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提出了化解冲突的建议。强调追求合作中的冲突最小化的“经济人”视角与谋取冲突中的合作最大化的“社会人”视角,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有着不同的境界和深度,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Web技术的“教师口语”考试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基本功能和组卷算法 .该系统适合“教师口语”考试的特殊要求 ,具有生成试卷、考试计时、评卷、统计和分析等功能 ,实现了试题库和考生信息的网上数据库管理  相似文献   
4.
列举了一些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基本设计原则,分析了这些设计原则的具体使用环境,说明了如何在系统中实现这些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冬奥遗产”的形成和演变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冬奥遗产”初创期(1924—1945年)进行探讨。通过对“冬奥遗产”初创期进行分析,力图为完善“奥运遗产”理论体系,以及“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理论探索。“冬奥遗产”是冬奥会为举办国或地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运动所产生或加速产生的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长期利益。“冬奥遗产”初创期既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制度“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遗产”,也在举办国及举办城市形成了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遗产”。“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亮点体现在:第1届冬奥会的诞生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具有特殊作用。“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发展难点在于:国际奥委会、冬奥会举办国及举办城市既存在来自冬奥会内在影响因素的挑战(冬季运动普及程度、奥林匹克运动普及程度),也存在来自冬奥会外在影响因素的挑战(经济、政治时局、战争、节候、科技)。结果表明:在“冬奥遗产”初创期,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大家庭”虽然对“冬奥遗产”的认识和实践是浅显和模糊的,但客观上“冬奥遗产”已经开始了初期的积累。“冬奥遗产”初创期是“冬奥遗产”发展的第一步,对后续“冬奥遗产”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6.
苏贵斌  王凤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184+115-184,115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爱国主义情操、科学价值观、美感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人文化的物理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Web信息检索使人们能够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所需信息,但由于自然语言多义性和用户检索时检索词的模糊性、不准确性,导致信息检索系统反馈结果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分析信息资源特点及Web信息检索基本原理、相关反馈技术,探讨信息检索模型中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及查询扩展、检索结果过滤与重排、信息推荐服务、检索技术。  相似文献   
8.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运用了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牡丹江市晨练点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分析得出,牡丹江市晨练点兴起的社会条件有三个:一是经济的发展是其兴起的基础条件;二是休闲时间的增多提供了时间保证;三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其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高校教师群体体育休闲消费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提升黑龙江省高校教师群体的体育休闲消费水平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列举了一些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基本设计原则,分析了这些设计原则的优缺点及相互关系,说明了如何使用这些设计原则以获得良好的系统设计,最后说明了应该何时及怎样使用这些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