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13年1月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第十届亚洲传媒论坛在京举办,本届论坛以"悟·现实:超越想象的传媒"为主题,邀请亚洲各国的传媒领域知名学者、研究人士和媒体界各方领袖,就传媒的趋势和方向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为传媒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国传媒未来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尼西亚的电视事业出现了两次商业化的发展高潮,即1987年到1995年和2000年到2002年。商业电视台的出现将印尼电视事业带入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媒体集团竞争加剧,兼并和收购成为常态。本文将立足印尼商业电视台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其产业化的趋势和特点,并就中国电视节目如何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打开印尼市场、开展国际传播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文化工业及文化产业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文化产业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提出以文化产业化繁荣大众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形象塑造中文化符号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鑫 《当代传播》2011,(3):130-131
每一座城市,在其发展与建设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属于城市自身的鲜明个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个性特性,则往往表现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因此,能够表现城市内涵的事物,就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即城市符号。简单地讲,城市符号就是指能够代表该城市文化特征的、具有传承价值的、给人以深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25日,第九届亚洲传媒论坛暨第三届亚洲城市论坛在成都隆重开幕,来自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位国际传媒集团领袖、世界发达城市的城市形象推广部门负责人、传媒与城市品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传媒与城市"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2011年11月8日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政策要求,这表明我国已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与创新重点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迈克尔·基恩详细阐释了媒体城市、媒体内容和媒体集群的概念.他认为中国目前尚无真正的"媒体城市",媒体内容有待提高,媒体集群大都是贸易依赖型的,即依赖于大学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过剩的今天,“注意力”资源似乎已经成为最稀缺也最抢手的资源,每个欲求发展的城市开始将目光投在了“重大事件”上.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巨大新闻价值的重大事件,借助媒介传播,吸引城市内外受众的注意力,以提高城市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树立起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可以说,“重大事件作为一种大型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往往被相关者当成当地文化的浓缩和再现,成为追寻文化真实性的具体目标.”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以及每年一度的达沃斯论坛、戛纳电影节等,都是重大事件的典型代表.随着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正在成为全球性重大事件青睐的“大市场”.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的突飞猛进,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个性比较明显,各二三线城市从建筑、街道、广场、雕塑等外在形象到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精神状态都逐渐趋同,从而使得城市品牌严重丧失了自身的核心特色.而实际上,城市之间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经济等各种因素不尽相同并各具特色.但是,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由于对自身发展速度和自我定位的过度强调,而忽略了品牌形象的塑造本身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更应该强调的是消费者脑海中浮现的对于这座城市品牌形象的想象空间.所以,为了避免自说自话的现象,城市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品牌想象力,努力去凸显自身的个性.城市品牌的想象力,不单单是城市品牌建设者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留给它的消费者的想象力.要理解城市品牌想象力,需要从城市品牌的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来探究城市品牌的四个属性.  相似文献   
8.
推动国际“Z世代”群体形成客观理性的中国观,尤其是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我国国际传播中的关键议题。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洞察国际“Z世代”群体的特征变迁,了解他们对中国及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知。通过对国际网络媒体平台上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Z世代”群体的观点和看法。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世界性战略传播格局的中国观传播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