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典籍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渠道和表现形式。典籍的收藏是一个民族,尤其是藏书家的文化自觉。文章从藏书的文化地位、文化理念、文化品位和藏书的地理变迁等方面揭示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5.
两汉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有求真的文献整理态度、博通的文献观、系统的文献考辨思想、成型的文献解释模式和传统文献学思想的发展。汉代发展和创新了文献辨伪、版本、校勘、注释、标点、翻译、目录等方法。这些方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文献学方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起文献学的基本框架。作为体系的文献学,在汉代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学专业由于其本身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使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本报告从现有教学体系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明代的书目著录(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目录学及目录工作历来多为学界所非议,作者一反传统之定论,指出了明代目录学和目录工作为中国传统目录学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 前言澳门的图书馆事业随着西方教士来华而展开,是亚洲最早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地区之一。据文献记载自十六世纪以来先后有圣保禄学院图书馆(1594)、英属东印度公司图书馆(1692)、圣若瑟修院图书馆(1727)、马礼逊纪念学校图书馆(18351839)、岗顶剧院图书馆(1869)、澳门人图书馆(1870)、澳门陆军俱乐部图书馆(1873)、利宵中学国立图书馆(1893)等,藏书以西方典籍为主,由于上述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为传教士、教徒、外国的商人、船员、军旅及其家属,服务层面并不广泛,上述图书馆经…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数字遗产继承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遗产包括互联网上的账号、密码、文字、声音、图片、影像、虚拟货币、游戏装备等。这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虚拟财产在拥有者死后会不会像现实中的财产一样由亲人继承,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文章从数字遗产的案例和概念谈起,简要分析数字遗产在我国可行的继承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