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从一般公共关系概念讲起.围绕博物馆公共关系的核心问题——博物馆公众,全面论述了博物馆公众核心概念的界定,博物馆公众的特征。需求.分类?研究博物馆公众的方式方法和研究的两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因为职业关系,我读了很多博物馆方面的书籍,有些博物馆的书是给专业人员看的,尽管有价值,但在外行看来非常干巴无聊,有些博物馆的书是给普通读者了解博物馆提供门径的,这类书写的较富于文采,但作者基本上属于观众的角色,是一个观众在向N个潜在观众介绍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史吉祥 《中国博物馆》2003,6(1):79-85,73
博物馆的观众研究肇始于1897年德国的弗贺奈尔(G.T.Fechner),他在博物馆率先运用问答方法了解观众对展示品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物馆观众研究在西方博物馆学术界成为热门领域,这方面的论文、报告和著作不断问世,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逐渐成熟,有了专门的学术组织(1)、刊物和网站,每年都召开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博物馆文化也呈现出新的局面,尽管南通博物苑作为清末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在博物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真正在社会引起巨大作用的还是民国时期成立的各级政府主办的那些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梁吉生(南开大学教授):写在前面的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博物馆学推向成熟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历程,中国的博物馆研究就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恢复和发展的。3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学科不算长,也不算短,面对当代博物馆的繁荣发展和现代博物馆理念变化的新特征,面对博物馆的专业化过程的成熟,对博物馆共同知识体系(即博物馆学)提出挑战,有必要对过去博物馆学的学科状况做以检点与回顾。学科的自省意识,对于—个学科走向成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论博物馆的公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的实物性人们谈论了好多,但是博物馆的公共性问题却被中国博物馆学术界多少有所忽略,尽管有人从市民社会角度和从博物馆免票角度对博物馆的公共性发表过文章,还有两篇硕士论文以此为题进行探讨,但这些人士的研究,或者对博物馆公共性的具体内涵并没有展开论述,或者论述的深度和广度还存在缺憾。从国际上看,尽管Barbara Lang Rottenberg曾经以“博物馆、信息和公共领域”为论文题目进行讨论,也还缺乏哲学意义的深究。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互联网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的今天,博物馆也融入了超级连接的潮流。数字博物馆、博物馆微博、博物馆微信等新媒介联系了更多的公众,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博物馆出现了新公众,而是公众在超级连接作用下,在原先的客观性、广泛性、可变性、多样性基础上呈现两个新特征,即可测性和互动性。与此同时,博物馆公众的定义也进一步拓展,是指能够花费一定时间通过媒介去关注、思考、谈论、著述博物馆的人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与笔记本电脑相连并受其控制的摄像头在博物馆中的展厅内进行现场监控、摄取观众参观行为的图像资料,在我国观众调查领域恐怕要算第一次。本文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得出了一些颇具利用价值的数据及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