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2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绥铭 《成长》2005,(10):2-3
最近,最高法院做出了一个司法解释:“行为人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  相似文献   
2.
感染者参与后续防治工作的不同选择,主要取决于自己在四个微观情境中的遭遇:对感染者的定位、公平待遇、医患关系和归属感。其中,政策执行者、医护人员和感染者这"三方",每一方都可能在自己的指导理念与行动逻辑之间出现冲突,同时也与另外两方的行动逻辑产生冲突。这种三方的双向冲突,共同建构了感染者的应对取向。  相似文献   
3.
婚前性行为是最近30年来中国大众最为关注的性现象之一,相关的争论经久不衰,乃至家喻户晓,而且往往夹杂着强烈的道德情绪。那么,"婚前性行为"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呢?这里的"婚前"指的是第一次领到结婚证(不包括订婚或者定亲)之前,无论是否举办过婚礼。本次调查对象范围仅指那些到调查的时候从来没有领到结婚证的人。  相似文献   
4.
潘绥铭 《百科知识》2007,(7S):53-54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历史发展2000—2006》,近期发布了初步调查结果。该课题组于2000年完成的“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总仑口随机抽样调查,是中国第一次同类调查;在2006年7~11月再次进行了调查,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进行“性”的历史比较调查。《百科知识》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部分调查结果,敬请读者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潘绥铭 《成长》2006,(5):2-3
历史恒久远,我们却只生活在眼前。可是谁能不稍微地前瞻一点呢,就拿对青年人的性教育来说,家长该做些什么,实际上要看你对未来10年20年的社会发展有什么预测。  相似文献   
6.
有关40岁至60岁的中年人性能力问题,民间有种种说法。我国关于男性的有:20岁男人想女人,40岁男人怕女人”;关于女性的有:“30如虎,40如狼”、“30不浪40浪,50正在浪尖上”。国外也有,比如欧洲有句流传很久的古话:”女人,像酒一样,越陈越好”。 难道人到中年真的阴盛阳衰吗?性学家金西·玛斯特斯和约翰逊经过调查和实验,证明确实如此。男性性能力最强的时期,是在18至25岁之间,之后便开始下降;18岁男性在24小时内可出现8次性高潮,而超过30岁的男性,一般24小时仅有一次性高潮。进入中年后,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比如性兴奋和勃起速度减慢,不应期延长,发生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等等。  相似文献   
7.
潘绥铭 《成长》2006,(2):2-3
普通人之所以关注同性恋,归根结底是不明白他们为啥是同性恋,老想找原因。其实,自然科学,包括生物学、医学都根本无法解释同性恋。  相似文献   
8.
潘绥铭 《百科知识》2007,(8X):58-58
凡是上过网的(“网民”)已经达到30.3%,几乎每天都上网的(“网虫”)达到10.3%。也就是说,如果在15~64岁的总人口里也是上述情况的话,那么中国至少有2.8亿人曾经上过网;至少有9500万人几乎每天都上网。上网中的一项活动就是结交朋友,乃至建立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元假设”是一切问卷设计的基础与灵魂.也是目前社会调查方法论中最缺乏论述、在问卷设计中最容易失误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