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末京师大学堂具有浓厚的封建性,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转型促使了一大批新式知识分子的崛起,引发了知识分子活动空间的转移:由“庙堂”转向“讲堂”,桐城古文派与以“太炎弟子”为代表的“新思潮派”对北大讲堂的争夺,就发生于这一历史背景下。蔡元培执掌北大与“新思潮派”的迅速取胜,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加快了北大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清末女师难求成为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女子教育实践者通过对传统与域外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因袭传统与制度约束的合理变通以及教育制度的创新,不断开拓女子学堂教师的来源渠道,推动女子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课程观力主课程的“人本化” ,它强调通过教育以实现包括学术潜力和非学术潜力在内的人的能力的全域的发展。认知学习必须同情意、情感相结合 ,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 ,教学内容与方法只有当它植根于情意基础时 ,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它认为以学生的生活现实问题为主题选择出来的教材 ,教学才会真正适合儿童的实际 ,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亟待改革。我们可以借鉴人本主义课程观中一些有用的东西 ,使基础教育课程逐渐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略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内部功能的缺失与窄化、现代教育观念与现行的培训方式相背离、忽略了培训对象成人学习的特点、混淆了情境学习与非情境学习的界限,因而导致培训效率的低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培训目标,突出培训对象的主体性;培训内容趋向综合化,在教师培训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训方式多样化,努力适应培训对象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5.
女童学校教育的高效能模式——广西林溪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溪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特困少数民族乡。林溪小学在三年之内,通过大面积的师资培训,多方汇集资金,使教师培训、教改设计、教学督导一体化,迅速将全国先进地区的素质教育模式与“八五”西部女童教育的研究成果综合为一,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效能,并以女童教育为实验样本建立起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大学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制度既是保证大学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外部强制性力量,同时也是其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近代大学从创办之时起,其教师任职资格的检定与聘任制度经历了清末的教师资格检定制度之缺失与聘任的随意性时期,民初的教师资格检定与聘任中的"大学自治"与校长集权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前的逐渐"规范化"时期,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制度化"时期的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学术团体、大学自身都曾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欧文·白璧德从新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批判美国大学在"功利的人道主义"与"情感的人道主义"的双重影响下,日益受制于"物的法则"与科学方法的律条,陷入到一种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的专业化与狭隘的职业主义中,导致人文精神衰落,民主精神扭曲。他认为大学应该依靠选择性民主,通过对古典著作的模仿、想象与创造来实施人文教育,以完善人性,造就"精神贵族"。  相似文献   
8.
与近代教会大学相伴而生的教会大学图书馆,在基督教“普世价值”的主导下,首先扮演着西学东渐的角色,但是面对中华文化强大的包摄力与自我认同,不断做出调整。主要表现在:馆藏文献不再以宗教书籍为主,门类和数量有所增加;出版学术书刊,服务乡村建设与研究;培养图书馆专门人才,推动民众教育;在抗战的特殊环境中参与民族解放运动。近代教会大学图书馆的“中国化”,体现了中西文化冲突过程中的去“文化涵化”现象,其功能经历了由“传教士”到“教育家”再到“社会家”的演变过程,不失为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一个缩影。表6。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9.
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楔入中国社会与文化机体中的近代教会大学,以基督教的"全球价值"为核心,扮演着西学东渐的角色;同时它亦面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与民族主义的挑战,而不断作出调整,逐渐朝"中国化"方向发展。作为教会大学核心构成部分的图书馆,其功能经历了由"传播福音"到"世俗化"以服务教育学术再到"地域关怀"服务于中国社会的演变过程,不失为中西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特殊群体,占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较大的比重,在经历中国社会转型与教育体制变革过程中,他们的选择行为、成长状况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考察浙江省金华地区中师学历背景教师的成长状况,总结这一群体成长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