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研究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的重要板块,多年来我们都在努力从读者中征求意见制定选题,并且在不断地反思实践中寻找差距,力求更有效更实用。2006年的“专题研究”栏目是我们创新的一个着力点,其效能如何。期盼得到读者及朋友们的评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记得我在本栏目开始时曾写过一篇《〈日知录〉的启示》,大意是说读书写作要讲究平时的积累,做到“日知其所亡(无),月无忘其所能”,那么可以积少成多,由小变大。其实,这还只是一个储藏材料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里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读书摘记,积累素材仅仅是“储宝”,对高中生乃至大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酌理”———对事理进行分析以丰富才能。用元朝人程端礼的话来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器铸得如何,全在于你是怎样“销铜”的——溶化知识过程、练笔过程。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的同学读了不少书,…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局面。一、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我国职业教育招生200万人,在校生4800万人。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增长对较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也有效地提升了职业学校教育的层次,使大量原先不具备职业基础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职院校的培训掌握了基本的就业能力,也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辟了通过继续升学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途径,从而初步形成了普通教育…  相似文献   
4.
这里的"班门"不是"班门弄斧"的"班门",而是指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一家.中国人历来讲究治学的"门风""家风",所以在历史上父子几代都是文人学者的有很多.在班家之前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刘向、刘歆父子,在班家以后则更多了,如"三曹"(曹操父子)"三苏"(苏东坡与其父其弟)等等.但是与他们相比,班家更有特色的是,班固的妹妹班昭也参与了写史和传授经学等一系列活动,在中国历史上为女性大大争了光.  相似文献   
5.
讲到中国的历史,人们通常会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你知道什么是"二十四史"吗?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又是哪一部书?这些问题对小朋友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二十四史"太多,同学们只有去查工具书.我这里想说的是它们中的第一部书--<史记>,它的作者是西汉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相似文献   
6.
赵志伟 《上海教育》2004,(7S):44-44
多年以来,我一直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真实地把自己的想法、发现表达出来,不人云亦云,不随便接受教师或书本的答案,能有敏锐的思维,看问题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学生的提问,我尽可能耐心地予以回答,善待他们的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的教学情境,然而真要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原以为自己设想好的教学情境会被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所打乱,此时就需要教师冷静地运用教学智慧采处理。郭老师刚上第一节课便遇到了令他尴尬的事——学生当场给他编顺口溜,嘲弄他。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有三种解决办法:一是板起脸严肃批评那住“大笑者”.以维护课堂秩序和教师的尊严,二是不理那位“大笑者”.力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开.将教荤纳入自己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上次谈作文要懂得“清醒”二字,这是任何文章最起码的规矩,但是仅仅做到“清”、“醒”还是不够的。俞曲园老人说:“然清矣,醒矣,或失之太薄,则亦不足言文,所以失之薄者,何也?无意无辞也。”确实是这样,假如一篇文章只是做到线索清楚、语言通俗明白,却内容单薄、言辞平淡,也不足称为好文章。孔子所谓:“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所以真正的好文章还需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要做到这两点真是谈何容易?尤其是应试文章,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美文,一定要在平时多练习才可以做到,要多读书才能积累论据,做到“取之左右逢能避免使文章流于“薄”,薄者…  相似文献   
9.
平时作文要打草稿,要互相交流,要有必要的参考篇目,最后才是写作、修改。这是我在上次文章中谈到的平时作文的四个方面。有人也要质疑:你这样训练作文?考试时怎么办?我以为只要平时真的认真思索了、写作了并认真修改了,就会在大脑里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包括写作的构思主意、名言警句、名人事例,几类文章会写了,就犹如弹会几首钢琴曲,只有弹得真正娴熟,以后遇到新曲子时才可以比较容易入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只要自己写作自己修改,真正把平时的一篇篇文章写好(当然不是说写得十分出色),你就会掌握一些写作的“套路”,也就是基本的章法,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