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19岁的那年冬天,一个冷风呼啸的晚上。夜已经很深了,父亲一个人蜷缩在被窝里,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正在看《三侠五义》,这时候,听见有人啪啪啪地敲门。听声音,好像很急的样子。父亲以为是邻居,就胡乱地问了一声。没有回答。父亲又问了一声,谁呀?门外还是没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闭关锁国所造成的封闭性,公案小说并没有学习到西方文学中先进的叙事技巧,而是在延续着传统古典小说的基本模式,长期以来停留在一个表面的、感性的层面。为了适应这种叙事模式,浓重的封建迷信思想、对故事情节的高度重视及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压制和漠视等叙事性因素都被纳入到这个轨道之中。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是中国侠义小说之集大成者,上承古代自由之侠,下启后代忠义之侠。清代道光以后的《荡寇志》与《三侠五义》两部侠义小说,就是在对其接受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它们对《水浒传》中的侠义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内涵又有所改变,《荡寇志》将《水浒传》的“忠义之侠”转变成为“盗”,而《三侠五义》将《水浒传》中的“非法侠”转变成了“合法侠”,同时分析了《荡寇志》中“侠”形象转变的原因及《三侠五义》合法侠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填字游戏     
正横向一、《三字经》的"幼不学,老何为"的前两句。二、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的名称,英文名称是"MENSA",创始人是律师贝里尔和科学家韦尔。三、成语,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毫无感触,漠然置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四、成语,"必自毙"的上句。出自《郑伯克段于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狸猫换太子故事为例,探讨有关宝卷文本的编创、传播及其与俗文学的关系。针对流传于吴地的石印本、手抄本及口述本的宝卷故事"狸猫换太子",依据罗兰巴特"核心事件"概念,辅以格雷马斯六行动素,系统梳理后得知:石印本《李宸妃冷宫受苦宝卷》的情节安排与叙事方式和小说《三侠五义》相同,应是据此改编;手抄本《落帽风宝卷》与清代小说《万花楼演义》相同;口述本《狸猫换太子》与《落帽风宝卷》同为小说《万花楼演义》系统,但故事较完整,全文说多于唱,且充满地方语言谐趣。无论石印本还是手抄本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皆与小说关系相当密切,但二者各自流传,未见其相互影响;靖江口述整理本《狸猫换太子》宝卷,种种特质皆显示更近似评话。吴地宝卷多改编自小说、戏曲与弹词,评话较少。靖江或因其地理的特殊性,在卷本中多有改编自评话的宝卷,或是受评话影响的宣卷方式,这应该是吴地宝卷中的特例。  相似文献   
6.
中学六年我是在黄河边的兰州十六中度过的。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多文学名著。除教室外,在学校,那儿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 我读书很杂,初中时追求能满足幻想、英雄崇拜心理的作品,像《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保卫延安》《苦菜花》《迎春花》以及安徒生、王尔德的童话和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等。  相似文献   
7.
乍读《三侠五义》,包公形象给人的感觉显得单薄、流于程式化。但如果我们把包公这一形象放在我国古代小说的整体流变中,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中,以及由此种文化产生的特定民族心理中加以考察,我们就能发现并非如此,他自有其丰富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三侠五义》的情节设置,多受《水浒传》的启发而有所创新。其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弄引法""鸾胶续弦法"以及"禹王金锁法"等情节技法的运用无不以《水浒传》等典范文本为借鉴和模仿的对象,并独出机杼而有所创新。《三侠五义》情节设置对《水浒传》的模仿和创新,不仅是作品中存在的事实,也完全符合小说艺术的发展规律,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侠五义》中同形动量词具有独特的语法意义与结构特征,将其与南宋时期《五灯会元》中同形动量词情况作比较,发现到《三侠五义》产生的晚清时代,同形动量词数量有较大增长,用法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成熟,有的形式被淘汰出局,但又有更多新形式加入,同形动量词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10.
我的外祖父顾学颉是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古文献专家、诗人和书法家。顾学颉幼承家学,在父亲的教导下,自幼能讲解背诵《尔雅》等诸经,文选及唐宋诸大家诗文名篇,规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自阅《通鉴辑览》,部分参阅正史。每到一阶段,向父亲汇讲书中大事。《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三侠五义》等古典名著成为他最喜爱的业余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