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陕北民歌是陕北民俗文化的一幅生动画卷,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和深厚的地域色彩,却也正是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独特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的英译成为难题。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翻译界享誉盛名,不仅适用于诗歌翻译,也适用于民歌翻译。本文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角度,即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探讨陕北民歌的英译,以期对陕北民歌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国内外翻译名家都竞相将唐代诗人的名篇译成英文。李白《静夜思》曾多次被译成英文,译者通过注重形式、得体选词、讲究押韵等方式,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力求形神兼顾,达到“化境”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3.
信天游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何恰当地把这颗民族文化瑰宝翻译成外语,让信天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必须先走好翻译这个最基本的一步。但目前对信天游翻译的专项研究仍处于极度贫乏状态。一方面应改善这种状况,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信天游翻译提供一些借鉴。先介绍信天游歌词的特点,再讨论三美原则指导下信天游的翻译,最后得出,在翻译信天游时应充分考虑到歌词特点和独特的意境,尽量做到三美,以便更好的将信天游进行宣传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谈谈《诗经》语言的"三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伟大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创作方法、章法结构、表现手段等方面,同时还表现在精湛的语言艺术上.本文从解读<诗经>作品入手,进一步探究<诗经>的语言艺术规律,以证明<诗经>语言具有鲜明的音韵美、形式美和风格美,即"三美"特征.这"三美"特征,充分体现于<诗经>各篇作品之中,成为展示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元素,从而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语言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85):28-29
《当你老了》是一首久经吟诵的爱情诗,诗歌语言简明,但情感丰富,传达出诗人对其心爱之人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这首诗歌有多个中文译本,本文选取袁可嘉、傅浩、樱宁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根据许渊冲的三美论对其进行鉴赏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柏春 《考试周刊》2011,(75):51-52
本文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说明散文教学必须通过抓文字之眼、作者之眼、读者之眼,来品味散文的结构美、音乐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许渊冲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意美,音美,形美”,为诗歌翻译实践和诗歌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系统可行的理论支撑。该文通过比较《离骚》的三个中译本(译者分别为许渊冲、杨宪义和戴乃迭、卓振英),发现三美理论在许译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同时音美和形美上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原文意义的传递。  相似文献   
8.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历来被翻译界争论最多。而许渊冲先生在总结分析前人的理论观点后,提出的"三美论"、"三化论"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新的思维,指导实践,是国内文学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许先生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其翻译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和辨析,以说明其"三美"、"三化"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运用和体现的。  相似文献   
9.
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闪耀着中华民族七千年前的原始文明。那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翁方村更是奏响美丽乡村的乐曲。今年4月17日,宁波市委副书记余红艺、副市长张明华召集所辖的11个县(市)、区领导干部,在翁方村举行“三美”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与会人士在现场领略道德高尚心灵美、社会和谐乡风美、文化丰富生活美的“三美”景象。  相似文献   
10.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译事难,而译诗则更难。该文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出发,分析了杜牧《清明》一诗的三个英译本在意美、音美和形美方面的差异。希望通过对比,为今后的汉诗英译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