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我们研究了IYPT2021赛题中的第六题“不可逆转的浮沉子”。通过实验和理论建模计算分析了恢复气压后浮沉子不能上浮现象,利用tracker软件分别动态和静态地测量了临界深度值,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这个改革过程是由集权计划体制当局发动的,中央权力部门是改革的制度供给主体。根据制度创新的原理,制度供给总是以获得潜在收益的目的,以最小成本争取最大所得为原则,发生在中国的改革体现了这种精神,因而有了“渐进”的体制外“增量”改革模式。但随着体制外能量的释放和渐进改革的深入,国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换位已经不可避免,“所有制是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重大问题即将需要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即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感觉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逆转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不是历史的本体。它只能被我们所认识却无法直接感知,只能被我们所理解却无法重复验证。这与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与青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因此,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便显得更为重要了。笔者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曹林 《青年记者》2021,(1):112-112
观念水位的提升很多时候体现在微妙的话语变化中,比如社会对待青少年上网的态度,以前是"严防死守如临大敌",而如今则在"如何提升网络素养"这个框架中探讨这个话题.有着强烈控制欲的成人,接受了新一代、下一代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上不可逆转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的概念,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也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上述两种观点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却又有共同之处,即生命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6.
据我观察,好的作文题有两点最重要:第一,从审题上说,有意蕴而不隐晦,易把握而不平白,不难为考生,不至于离题千里;第二,从操作上说,易于引发考生抒发真情实感,选用真材实料,不至于无病呻吟。请看2008年山东省的高考题——  相似文献   
7.
沈裕辉 《中学文科》2009,(18):72-73
历史讲述着人类社会的过去,过去式、久远性成为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由于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它与学生的距离十分遥远,学生没有直观的感觉,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习惯拿着课本照本宣科地读、讲,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索然无味。这无疑给历史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很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因此,本人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参与动感教学的积极性,这对教学过程的和谐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11月,已入深秋,接着冬天就要到了,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往冬季的景象吗?作为一名北方人,随着成长我经历的冬天不断地增多,可我见到的雪景却越来越少了,甚至有一个冬天我竟然没见到一片雪花儿!我们的冬天越来越不像是冬天了……非常怀念小时候上学时,踩着积雪所发出的那种咯吱、咯吱的声音……奇怪的是,本应温暖的南方,在今年的早春却来了几场大暴雪。当季节和地域的气候有了较大而反常的变化时,那就表示我们生存的环境已发生了变故,如果这种变故不断地发生,并且无法恢复时,地球的所有生命就将面临危难。有些同学喜欢暖冬,觉得冬天暖和些很舒服,岂不知这却是环境危机的前兆。地球现在正逐渐变暧,这种变暖最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呢?看了下面的介绍你就会明白了……  相似文献   
9.
传统理论通说将犯罪中止的期间界定为犯罪预备开始至犯罪既遂前,认为犯罪既遂后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这一通说混淆了犯罪既遂与中止的评价标准,前者“以行为是否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全部要件”为标准,后者“以是否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为标准,两者分类标准不同一,则两者均可能存在于犯罪完成阶段。笔者认为,有的结果犯既遂后仍可成立犯罪中止。文章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法理分析,进而指出认定结果犯既遂后中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危险犯既遂后中止的时空性进行尝试性探析,旨在改变我国传统的犯罪中止理论认为犯罪中止的时空性起于犯罪预备开始之时终于犯罪既遂之前,犯罪既遂后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形态的通说。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的分类标准不同,危险犯中止均可存在于犯罪预备、实行和完成各个阶段,既遂后中止既符合法律规定也有法理依据,其时空性应拓展延伸至犯罪行为所产生的危害进入不可逆转状态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