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题记沿着塞纳河畔散步,我开始读懂脚下的这个城市——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宴,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我循着清脆响亮的钟声,去膜拜这座神圣的殿堂——圣母院。我的目光被一群孩子们围住的地方吸引了——这是两座钟楼中的一座。几个孩子兴奋地指着一个幽暗的角落,那墙上刻着一个单词,突然想起,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也曾看到这个希腊文:命运。雨果写成的《巴黎圣母院》,至今已有两百多岁了。两百年,可以用  相似文献   
2.
康宁 《初中生学习》2014,(12):30-30
黛瓦白墙,古色生香,绿水萦天,渔舟唱晚。她又如往日一样,整理好行装。身上的旗袍刻着黛色与兰花,如同正吟唱着华夏千百年美好的歌女。江南,世人吟唱的多少世寂静,恋念不止,"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纵岫壁千寻。"终而,江南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一个梦。江南留不住,毕竟随风去,如此般脆弱年轻的梦在成长过程中恍惚飘零,在生活的压制下只得一放再放。而她,却成为江南独有的恋人。在江南,她永远是那么优雅年轻。如同她每日弹的一曲琵琶,曲终人未散,人散心永存。  相似文献   
3.
他人的困苦     
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幸福。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责任。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信仰。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人生百态,世事变迁,在目睹他人的困苦之时,也许我们会给他们报以同情目光,殊不知在他人眼里,这些困苦意味着幸福。安徽一个村子里有一台"爱情巴士",它担着周边几个村的交通问题的担子。为什么叫"爱情巴士"  相似文献   
4.
思屯 《高中生》2014,(10):29
正妈妈:您好!展信佳!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母亲节了,估计你拿到信的时候,已经是母亲节了。国外的节日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母亲节和父亲节,还有就是感恩节了。太多人将生活视为理所当然,从未感激过上天的赐予,还总是抱怨不停,对周围的一切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其实,拥有一次生命应该是非常幸福的,而作为人类更应是无比幸运的。如果生  相似文献   
5.
正仔细想想,当年陪我们一起长大的童星,如今能有几人长成理想中的模样?"长大后她一定比小时候更美""将来必成大器"……同龄人的艳羡,长辈们的殷殷期盼,这一切不过是一厢情愿。这当中的载沉载浮,作者诠释得发人深省,读故事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唏嘘。  相似文献   
6.
正老班叫魏均俊,是我初三时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还兼任学校的教导主任一职。他四十多岁,身材匀称,鼻梁高耸,两道剑眉更平添了他的英武之气。按现在流行的话讲,当年的他绝对属于帅哥一类。据说他求学时曾经两次考上省城的大学,其中一次考中的还是某著名的音乐学院,遗憾的是因为他家庭  相似文献   
7.
正生:老师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一到写作文,我还是犯愁。师: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可是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对周围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眼中的树木仅仅是高高的、绿绿的枝叶,而看不到它的生气、秀气、灵气和枝枝杈杈间蕴含的生命的历程。他们眼中的草仅仅是绿的黄的草而已,而看不到顽强的生命力、内敛的美质和给人们带来的享  相似文献   
8.
正在北大,就算是一棵树,也会有深藏不露的故事。某日,我正在寻找北大历史文化地理选题,偶然在一个网页瞥见,"据说,现在的军机处只留下了两棵槐树,在北大学一食堂南门。"学一食堂是北大的"资深"食堂,我立刻想起了把守食堂南门的两棵大树。这两棵古槐被圈护在铁栏中,与周围其他的树相比,它们显得尤其粗壮沧桑。东边的那株向北倾斜,靠铁条支撑着残缺的主干。初夏之时,两株古槐枝叶繁茂,为进出食堂的北大学生洒下一片荫凉。军机处是清朝皇帝的心腹机关,本在  相似文献   
9.
老屋情思     
樊中杰 《老年教育》2014,(12):34-34
<正>老屋,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无论岁月流逝,世事变迁,只要老屋在,心就有了归属,回忆往事便有了支点。在老屋里,我曾有一个多么温馨的大家庭啊:父亲、母亲、弟弟、妹妹,还有我和妻子、孩子。随着时间推移,弟妹们相继成家,母亲两年前离去,老屋变得空空荡荡。可任凭风吹雨打,岁月磨洗,它依旧倔强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在向离去后还会回来的主人宣布:老家还在!近日,我几乎每天都去  相似文献   
10.
白移  刘树先 《河池学院学报》2021,41(5):115-121,128
清末最后十余年,社会急剧变迁.御史赵炳麟一方面努力坚守某些政治传统,如恪守御史作为谏官的职责,坚持捍卫皇权等,另一方面也是世变的积极推动者,如对于御史职能的突破,对于实业的关注,对于宪政的鼓吹,对于社会改良的提倡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既保守又趋新的赵炳麟们构成了世变中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又一种重要力量,这种力量的社会意义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