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语     
石久 《语文新圃》2009,(10):21-22
天气中真正透出一点秋意了。每天上网,都可以读到各种各样让人兴奋与激奋、心凉乃至心惊的消息与说法,其实不读也罢。现实生活中。让人关心的事儿已数不过来.但仍挡不住网络诱惑。这叫风声雨声,声声入耳,是古往今来读书人的毛病。只是从前资讯传播困难,非得有东林党那样的社团。才可以通过口口相传一类原始的方法获取若干有关国计民生的新闻与旧闻。现在你尽管无党无派,打开电脑就是了。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一字德冰,号梨洲、南雷,自号艾湖鱼澄洞主、双瀑院长、梨洲老人、梨洲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东史学大师。黄宗羲生逢明清易代的动荡时期,一生历经坎坷。他少时拜刘宗周为师,发愤攻读经史。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名士,后被宦官魏忠贤害死。黄宗羲承父遗志,联合复社志士,积极从事反对“阉党”斗争。1645年清兵攻入南京后,他又毁家纾难,在家乡募兵武装抗清,  相似文献   
3.
晚明以降,东林党议祸至明亡,学术领域内呈现出程朱学与王学的激烈对抗。然而,在其影响下的雅文学演进之脉络却异常清晰,即出现了由吴中到湖北,再到江浙的三次重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杨修菊 《池州师专学报》2010,(2):111-112,129
左光斗是明末与阉党斗争的东林党重要成员。他从政期间捕获假官、选拔优秀人才、设立屯学、武学以及排斥阉党,他为挽救行将灭亡的明王朝做出了很多努力,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思想主张。对其从政思想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完善左光斗研究的内容,而且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晚明政坛上,东林党声势煊赫,冷风热血,洗涤乾坤.其以东林书院为中心,护法程朱理学,发而为道德文章,经世救时,呈现出独特的儒学风貌.东林前后期领袖顾宪成、高攀龙俱为理学名巨、道德完人,可为代表,堪称南直双璧.  相似文献   
6.
明嘉靖间天主教开始传入中国,经过利玛窦等天主教士和素有“天主教三大柱石”之称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东林党人的共同努力,中西两大文明有了短暂的交流,但“南京教案”的发生使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出现了短暂的消歇。  相似文献   
7.
试论徐霞客的叛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的叛逆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明末政纲国策的否定,对腐败政治的痛斥和批判,对封建礼教的漠视和抨击,但未否定明朝的封建专制制度。他的叛逆精神形成的原因有,“清”与“勇”的人格主调;人格主调与政治腐败的冲突;东林党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催化。  相似文献   
8.
被认为说禅劝世之著的《菜根谭》,当代社会又以其作为企业管理必读书风行海内外,本文以史学耆宿陈垣先生之训“夫语录特释家言耳,史家向不措意,安知其有裨史乘也”,对该书与明代历史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一部分考证了作者洪应明的人生与交往,认为洪应明约生活在晚明1560年至1615年间。第二部分论述东林党人活动与洪应明的关系及对《菜根谭》的影响。第三部分指出明代商品经济与士人入贾在《菜根谭》中的反映和泰州学派通俗儒家经济思想在该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自万历中叶以降,明王朝开始衰落,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统治者日益昏庸腐败。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清流士大夫大会东林,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清议势力。他们以孔、孟、程、朱思想为武器,争国本,争三案,抨击时弊;利用京察之机,打击贪官污吏;反对矿盐税使,并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展开了斗争,最后惨遭阉党的血腥镇压。东林党人的悲剧,不仅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封建社会正直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缩影和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0.
杨博远 《教育评论》2024,(2):165-168
明代重视文官力量,学校教育备受关注,经历了从严格管制到有限放开的过程,几乎达到百家争鸣的程度。明代学校教育能引领社会风气,形成学术思潮,注重学致所用,最终对统治阶级的政治治理理念及体系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明代学校教育由于与政治治理的关联程度及所处的历史局限性,在服务于统治能力的同时给政治治理体系留下一些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