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俳谐词一直是宋词研究者关注的边缘地带,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俳谐词,研究者们对俳谐词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拓展,认为不仅包括让人觉得有趣的作品,还涵盖了不符合儒家传统诗教的词作。论者对俳谐词作家的关注主要集中于苏轼和辛弃疾,认为二人由于坎坷经历造成的内心愤懑成为其创作俳谐词的诱因。此外,对俳谐词产生原因的讨论主要是从历史和社会背景、文化氛围以及文人性格诸方面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两宋是中国史料笔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笔记作者的撰述旨趣十分明确,他们既不同于先秦诸子的论理譬喻以存哲思,更异于南北朝、唐人因“作意好奇”而为志怪、传奇,而是为着补充、保存信史和施行教化的目的而作,体现出与传统史学大致相通的书写意愿。在采撰范围上,上自军国大事,下至街谈琐议,无所不包,体现出广泛而博恰的特点,而在体例上则善于吸收和创造,表现出灵活、不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教育空前发展的朝代,在此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日趋完普,科举制度程式化,同时教育思想也在争鸣中发展,可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轴心时代”.她在教育上的繁荣和发展与两宋交替这个特殊时期发生的教育嬗变息息相关,通过分析外敌压境的形势、多元文化的整合、此起彼伏的党争、教育变革的需要等因素来解读在宋代教育史上发生的这次教育嬗变.  相似文献   
4.
5.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大多是理想化了的山水,一般是通过实地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思想情感并表达作品的主题,而南宋的山水画由于特殊的环境则讲究画面含蓄,力图实现爱国情感与诗意之融合。在山水画的自然观方面,无论北宋还是南宋的画作则是一脉相承的,官府所推崇的理学对山水画的影响极大,并成为其精神法则。  相似文献   
6.
《音乐世界》2010,(13):19-19
这次来上海,有着一副好嗓子的A-Lin,带来了她的新专辑《以前,以后》与我们分享。采访中发现,她是一个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快乐和悲伤的人,正是因为抱着这样一种心情来唱歌,才让她的歌那么具有感染力吧!  相似文献   
7.
马雪 《华夏文化》2007,(4):22-24
年号是用以纪年的名号。中国历史上用年号纪年,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时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才基本代之以今人所熟知的公历纪年。人们在一些历史文献和一部分文物资料中,常常会遇到有关年号的问题。从西汉武帝开始,帝王即位一般要重新纪元,每次纪元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8.
作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朱子哲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致广大,尽精微”。自其形成以来,历代的批评不绝如缕、代有其人,从陆象山的“见道不明”到王阳明“伯者的学问”再到牟宗三的“别子为宗”、“只存有不活动”等等,清晰地表现了一条从批评、纠偏到抗衡的轨迹。正是这些批评,昭示了理学的另一进路。朱子由于始终坚持以普遍诠释超越、落实超越的进路,因而不仅将道德理性存在化,而且也将人性“生理”化了,这既决定了他对佛禅的忌讳,对理学“向上一路”的回避,同时也制约着他的宇宙论体系及其走向。所以,以普遍意识置换超越精神,既是朱子哲学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其以后屡屡遭到批评与纠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柴菲 《收藏》2015,(7):126-131
耀州窑在五代时期首创天青釉,这种"雨过天晴"般青中泛蓝的青釉瓷一问世即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青瓷审美的至高标准。这是继唐代秘色瓷之后青瓷发展的又一高峰,引领陶瓷审美达1000余年。尤其对两宋时期的青瓷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耀州窑天青色釉出现之前,青瓷最高审美境界的代表是越窑秘色瓷。青瓷的创烧虽然很早,可追溯到商代以前,习惯上称之为原始青瓷,而从艺术角度来品鉴  相似文献   
10.
鞫谳分司制度是两宋时期独特的司法制度,其有效地强化了对刑事审判权的内部监督制约,有效地避免了许多冤案的产生,在保障刑事执法公正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