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426篇
科学研究   292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66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了。亨利伯爵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开战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你得等“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我们的军队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  相似文献   
5.
黄亢美 《广西教育》2004,(12A):12-14
这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2004年在杭州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本节课在如何科学地体现“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和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等方面将给我们以诸多的启发,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  相似文献   
7.
毕大祥 《师道》2005,(8):13-13
1917年,京师万牲园——中国首座西式动物园制订的游园规则中有一条内容是:每周一、三、五、日对男性游客开放,二、四、六对女性游客开放。如此规定,当时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之害人可见一斑,今人看来。当可忝列笑谈。因为随着时代的潮流汹涌向前。一切不合理的陈规陋习终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8.
克东 《中国集邮》2001,(8):14-15
1967年10月1日,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油画就是《毛主席去安源》。随后,各地报刊均刊载此画,还印制成各式各样的印刷品发行,印量高达9亿多张:1968年8月1日,发行了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由孙传哲、万维生、李大玮设计,票幅40&;#215;60mm,影写版印刷,印量5000万枚。此票发行后,为了不因油墨过重而玷污画像,保持画面完美,邮电部曾发出“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的紧急通知。后来在周总理的干预下才予以改正,可谓中外邮政史上的奇闻。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课改的今天,我们提倡“以读为本”,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回归,又是把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理念的体现。《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是一篇体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和谐统一的好文章。可是,由于文中描述的事件的时代久远。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感情、送别情景以及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难以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0.
疑海听涛     
离别大都市,到大兴安岭林区工作,我们在林场安家。搬进新居的第一个夜晚,我在半夜被妻子从梦中唤醒。她神情惊异地说,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我依言侧耳静听,果然有声音从窗外传来。初起时,其音袅袅,如怨女吹箫,呜呜咽咽,缕缕丝丝,萦绕夜空。不觉间声调一转,显得清越飘逸,挥洒自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