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的语言多是隐喻语言,于坚却利用“口语化”等多种修辞手段,拒绝隐喻,以对“存在”作最大限度的敞亮。其意在反叛“朦胧诗”的诗歌艺术,凸显后现代主义精神和平民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安平乐道     
有一个成语叫“安贫乐道”,出自《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其意指:虽然处境贫困,虽然处境贫困,但仍乐于坚守自己的人生的理想、信念和准则。“安贫乐道”,暗含着人类的生活存在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相似文献   
3.
郭平 《小读者》2011,(4):15-15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4.
于坚 《大理文化》2012,(12):4-11
于坚,男,1954年8月8日出生于昆明。14岁辍学,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等。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1994年长诗《○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李智红 《大理文化》2012,(12):38-42
"无论你走到我故乡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听到人们谈论这条河,就像谈到他们的神。"——于坚《河流》一在遇见了许多诸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著名的河流之后,我才知道,故乡那条名叫板桥的河流,实在算不上是一条真正的河流。因为它太缺乏真正的河流所必须具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于坚被称为具有先锋意义的“新生代”诗人。文章从诗学观点、诗歌选材、内容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等几方面对于坚早期诗歌进行再认识。说明他既在传统之中。又在传统之外。  相似文献   
7.
"拒绝隐喻"是第三代诗人中代表人物于坚提出的引起了众多争议的一个诗学命题,文章从于坚的几首诗歌文本入手,结合其相关的诗学主张,论述于坚"拒绝隐喻"的原因,并且说明"拒绝隐喻"在诗歌写作操作上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改造我们的学校》是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校长李庆平先生的最近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学校教育改革的专著。读后最深刻的印象是,这是一本植根于坚实基础之上的学校教改创新的力作。这本书表现出一个倾心于学校教改者的智慧与境界,  相似文献   
9.
于坚用诗人的眼光去观照平凡世界,化腐朽为神奇,将世间万物都纳入其诗中,诗歌意象广泛,充分体现了第三代这一群体的尴尬和挣扎。在诗歌形式及语言方面,大胆创新,极大扩充了诗歌表现力。本文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于坚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0.
于坚的诗以平民立场和视角自觉地审视社会和人生,以其话语的民间性和叙说的民间感染力勾画出了具有独特品质的民间特征。他的诗从时代主题中撤退,消解崇高,张扬平凡、存在在诗歌中的位置;他解构象征,拒绝隐喻,以鲜活通脱的口语化语言言说,利用平面化的冷抒情方式在调侃和诙谐中表现出幽默与反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