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在于育人,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在知识教学中进行育人是教育工作的一个规律。古今中外都按社会的需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普遍的要求.虽然不一定都是自觉地认识和运用这一规律。如我国的儒家教育,从孑L孟开始,经汉唐两宋,直到明清,许多著名的儒家教育大师们.都首先把教学活动归之为培养人的活动,提出“学为成人”、“文以载道”。在世界教育史中.古希腊的三个大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教育理论中,都重视“知德统一”这个原则。认为有了知识才能有至善的道德。  相似文献   
2.
大约2300年以前,希腊有一位名叫亚里斯多德的伟大的思想家。他通过观察,注意到羽毛落地很慢,而石块落地则要快得多.经过仔细考虑之后,亚里斯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这一结论.他的观点听起来确实有些道理,  相似文献   
3.
文论与人论、诗学与人学具有不解之缘,从人学的角度审视文论,有助于把握它的特殊演变规律——以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先导。西方文化奠基者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是在希腊文化向人本主义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建构自己的文论学说的,他们都把人作为考察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这对西方文论的思维格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弗莱的<批评的解剖>力图构建一套适用于整个文学传统的批评理论,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理论著作,其经典地位早已不容撼动.从理论构建的角度,通过对其理论框架和理论细节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有助于总结弗莱理论的得失.  相似文献   
5.
在古希腊时期.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派从伦理、真理、知识、正义等角度出发,对以高尔吉亚和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诡辩派以及他们的诡辩修辞提出了批判,在批判中逐渐形成修辞批评的伦理视角。诡辩家则对哲学家提出了反批评,并指出了哲学家表面追求真理和正义,其实同时也是通过迎合受众来追求名誉,从而形成了修辞批评的或然性视角。亚里斯多德则抹技术的角度对诡辩家和诡辩修辞提出了分析,并在这种分析中形成了修辞批评的技术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