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749篇
科学研究   140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67篇
综合类   194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34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友谊与团结     
古代的哲学家几乎没有不在其理论、演说或著作中提到"友谊"这个概念.只有了解的人才会知道,大师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三本伦理学著作中赋予友谊概念以核心的地位;而康德这位思想上值得吾人敬重的哲人,在其人类学演讲录中,却只给友谊一页的篇幅.尽管如此,他还是说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真理:"真正的朋友稀少如黑色的天鹅."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墨学的理想在于人人相爱,天下太平。但今日世界在民生问题、人际关系、社会治安、国际关系、以及环保问题上皆有日趋严重的问题。为实现墨学的理想必须有“全天下”的视域、“类存在”的一体感,并培养坚定的决心、多元的方法、及积极有效的作为。  相似文献   
3.
何谓心态史学?“心态”一词原是17世纪英国哲学的产物,指的是集体心理学。但在20世纪初,由于受化人类学的影响,“心态”一词的含义在法语中就表示“原始后期”人们的心理,它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现象。心态研究被广泛的运用到历史领域,是随着年鉴学派的产生发展而萌生勃兴的。虽然心态史学在法国已经热闹了很多年,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对此作出明确而又被认为权威的界定。也正是由于它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意味着什么呢?大体说来,笔者认为它至少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自然物拼搭游戏作为一种典型的情境性学习活动,具有幼儿感兴趣、操作性强、可持续探究等特点,能为幼儿提供深度学习的空间。幼儿在解决拼搭问题的过程中批判性地思考并积累经验,在经验的迁移中不断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实现了自然物作品从“小”到“大”、由“平面”到“立体”、从“单个”到“整体”的突破,有效促发了深度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建构经验及技能。  相似文献   
6.
“红绿”融合发展,既“以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又“以绿色发展传承并弘扬红色精神”,“红绿”相辅相成,具有多层次的立体内涵,并与中国特色新闻学形成多层面的互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中,“红绿”融合发展这一具象性的核心议题,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倡导和实践,为中国特色新闻学实现积极的视域融合,实现具有主体性的理论构建和话语构建提供了内生的实践动力和历史契机。同时,中国特色新闻学对“红绿”融合发展相关新闻传播舆论框架的构建,也应蕴涵在其重新阐扬中国文明传统视域,并把新闻传播融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构建思维中。  相似文献   
7.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际遇,着眼传播研究深化的时代需求与未来走向,邵培仁教授新著《媒介地理学新论》展示了迈向关系范式的媒介地理学研究图景与实践价值。根基于communication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关系意涵,该书锚定媒介与地理互嵌的范畴共同体,重新发现元媒介意义上的传播意蕴;以时空勾连中的“关系转向”立论,将媒介视为“天地人一体与延伸”的关系存在,搭建以“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尺度”为核心关系轴的媒介地理学研究框架;以多学科范式的整体式视域融合建立媒介地理学学科范式,具象并回应“人类整体传播学”的问题空间;在天下文明观的坚守中彰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传播学旨趣,释放中华传播思想的科学性与时代性话语创新价值,激活人类实践研究与人类文明创新的媒介地理学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中西古今”的路径争议,探究争议的源头,梳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历程有助于学科的健康成长。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考察了“土洋体育之争”投射出的中西和古今问题;研究认为,正是“洋体育”确立了“土体育”武术的体育身份,也为武术的科学化、教育化、专业化、团体化创造了可能,武术的科学化也促进了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的融合;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学成立至今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超越土洋体育之争,就人类学视野而言,也正是土洋体育之争所体现的“中西古今”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成长;研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核心议题:对人的研究,对生活方式的考察,对生命活动的考察,对历史文化现象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在办刊实践中重视"读者来信",是编读对话展开的重要前提.但光有这一前提似乎还显不够,作为编辑,还必须重视编辑意图的表达.编辑意图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编辑手记"便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笔者曾担任一家面向学生的、省级青年期刊的执行主编,每一期都要写一则"主编手记",与"读者来信"并列地编排在一起,其目的在于,为刊物营造一种平等、亲切而生动的编读"话语场".这里,笔者结合具体的"手记"文字,对编辑手记的撰写理念略加归纳.  相似文献   
10.
民生成为十七大上一个"高频词汇",在十七大代表和普通百姓中引起热烈反响.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不仅体现出了对民生的高度关注,而且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发送民生的理念与完整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