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朝鲜对华外交使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朝鲜与明清的关系是典型的朝贡关系。这种朝贡关系的特征与内容,在朝鲜派往明清的使节、使节所传送的外交文书的种类与形式以及文书传送体制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反映。朝鲜对明清的外交文书,历史文献中称之为“事大文书”。朝鲜与明清间外交事务的处理是通过各自外交  相似文献   
2.
永乐年间对外邦朝贡人员已有相关的接待制度,对此波斯文献也有记述,较为典型的如《沙哈鲁遣使中国记》,该著述记录了沙哈鲁王于1419年派遣的庞大使团在明朝所受的接待过程,过程包括迎接、筵席、驿馆接待、接见、赏赐、送使。此接待过程显示了明朝对帖木儿王朝使臣的重视,反映了永乐年间对周边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同,总体呈现对西域国家更为笼络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藏王求婚     
唐贞观年间,藏王松赞干布派使臣东赞向唐朝皇帝求文成公主为婚。这时,印度、波斯、苏禄等好多国家的国王,听说文成公主美丽而贤慧,也都派了使者来唐朝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要测验使臣  相似文献   
4.
越南作为中国藩属国时期,中国使臣在出使越南的过程中创作了一批文集。本文对这批文集的成书背景、创作内容、存佚状况进行梳理,指出它们不仅是中越之间政治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结晶,而且在创作上具有两个重心:一是较富史学性质的使行录,一是较富文学性质的诗文集。  相似文献   
5.
梁慈祥 《辅导员》2011,(29):18-19
教材原文见六年级下册《舍本逐末》,P121: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相似文献   
6.
幻术师将一包针一根根吞下,但这种行为好像并没有给他带来伤害,他神色如常,不碍吃喝,又将一根红线塞入耳朵,停了一会,他开始打喷嚏,用一块手帕擦鼻涕,这时他的鼻孔中意外地露出了一点  相似文献   
7.
南明著名的爱国使臣左懋第宁死不辱使命,于顺治二年(1645 年)被清廷杀害,壮烈殉国,成为一位堪与南宋文天祥比肩的民族英雄。可是关于左懋第史事的一些文献记载多有讹误。有必要依据有关行状、墓志及其他有关文献资料,对关于左懋第史事的一些错误记载进行纠谬辨正。  相似文献   
8.
憨佗 《学习之友》2009,(10):7-7
魏征这人历史上犯过严重的路线错误,他曾向太子李建成进言,及早干掉皇弟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兵变得了天下,魏征在李世民手下做臣子,要做事,要匡扶朝政,就须取得李世民的信任。为此,魏征向李皇帝叩头说:“愿陛下使臣作良臣,不要使臣做忠臣。”太宗不解:“忠臣、良臣有不同么?”  相似文献   
9.
18世纪下半叶,朝鲜朝燕行使臣不再蔑视汉族人的附清、降清行为,而是给予他们以较多的理解.这一时期,他们对汉族人形象的描述基本上是正面的,甚至是较理想的.他们对中国汉族文人做出了诸如姿貌雅洁、儒雅纯朴、学识渊博等赞赏性的描述.与此同时,在他们笔下,当时的汉族士大夫在清朝统治下具有思明但不敢表露出来的微妙心态,缺乏儒家的义理精神,过着卑躬屈膝的生活.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最重要因为是清朝文字狱的高压政策,它使得汉族士大夫的精神一直处在压抑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清朝使臣记载的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根据清朝使臣张德彝出使法国归来所著<三述奇>一书,对世界近代史中的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两大重要事件作了汉文史料的具体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