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作为近代社会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保险活动中,对投保危险有关的情况要求保险人自行调查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负有告知义务,使得保险人可以借此判断是否承保以及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2.
保险合同中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构成要件是: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主体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义务的范围仅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过失违反告知义务的事实应当是重要事实;投保人、被保险人违反告知义务是出于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相似文献   
3.
保险合同中的除外条款既是合同自由的表现,又是保险之本质要求。但基于保险合同的附和性、保险专业性以及保险信息不对称的因素,有必要对保险合同中的除外条款予以控制,以达合同正义与保险业健康发展之功效。通过对除外条款予以司法、立法、行政上的控制,以实现对弱势的保险消费者予以特别保护。各国保险的先进理念及立法之实例,对我国目前保险立法的借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保险法》对于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规定存在着不足之处。通过对保险合同的“任意解除”、保险合同法定解除的溯及力以及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反思,并借鉴日本商法和台湾地区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重构我国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消费信用方式之一的分期付款买卖,就是在买受人尚未支付全部价款的情况下,出卖人已将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了买受人.由于出卖人须在商品出卖后的一定时期内才能收回全部价款,所以必须承担买受人因经济状况恶化(如破产)等原因而不能履行或者不愿履行支付价款义务的风险.因此分期付款买卖的所有权移转不仅涉及到出卖人能否确实得到应得的价值,而且涉及到买受人的购买目的能否实现,因而对交易双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期付款买卖中标的物的所有权应从何时移转给买受人?风险到底应该由出卖人还是买受人承担?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健身科学》2008,(1):51-51
生活中有时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投保人交了保险费,保险公司没有与投保人签保险合同或还没来得及签署保险合同,就发生了保险事故,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保险公司会以无保险合同拒赔。对这类保险纠纷应如何认定,参照审判实践通行做法,笔者认为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品知情权张女士看到某旅行社"条条线路送保险"的广告后,参加了一个海南旅行团,可签旅游合同时却未看到保险合同。经追问,旅行社工作人员称已为张女士投保了旅行社责任险,即所谓的"送保险"。说法:一些旅行社宣称的"送保险",其实是旅行社责任险,却容易令游客误以为获赠了旅游意外险,一旦在旅途中发生意外,游客权益其实并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险合同解释的现状所呈现的诸多问题以严重阻碍保险业的发展。加入WTO后保险业的开放与改革的力度将逐渐加大,完善保险合同的解释制度亟待解决,其关系到我国保险市场的规范统一和良性发展。为解决我国保险合同解释的现状问题,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对保险法律規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保险法》中对保险人的订约说明义务规定过于模糊,实践操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的纠纷。本文试从说明义务的內涵、依据、范围、方式、标准和后果六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澄清概念,理清思路,以解决保险法规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规范保险人的订约说明义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保险合同争议问题的大量涌现,不仅不利于保险功能的充分发挥,更危及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于保险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仲裁和诉讼进行分析,研究二者的选择问题,进而根据博弈结果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